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9:53: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前儿童的想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P55-57

答: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5、在活动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一、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方面。 1语音: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2听词:出生(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8、9个月(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11个月(理解词的意义) 3理解词阶段:既能理解词又能说出词 4、逐渐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3、4岁 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二、为什么必须重视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P62

答:学前儿童语言主要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与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人们早期语言的发展直觉影响到今后一生语言发展。因此,成人必须重视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和培养。 三、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应该如何培养、发展学前儿童言语?P62 答:1、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3、加强对学前儿童语言的训练。 4、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四、什么是直觉行动性思维、具体形象性思维和抽象逻辑性思维?P64

6

答:1直觉行动性思维:是依靠感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

2具体形象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性思维:是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五、学前儿童思维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77-80 答;1、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2、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3、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4、学前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5、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6、学前儿童已能进行一些推理,但其水平比较低。 7、学前儿童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六、举例说明成人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问题。 答:自己结合实际举例。

七、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能促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P74 答:1、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知识。

2、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 3、开展分类练习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前儿童多想、多问,激发其求知欲,保护其好奇心。

5、开展各种游戏(智力游戏,教学游戏),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一、掌握以下概念

1、情绪: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 76页2、情感:情感是与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体验形式,如:与人交往相关的友谊感、与遵守行为准则相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相关的美感与理智感等。 83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3、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得意、忧虑、焦虑等等) 81页

7

4、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体验。(如:欣喜若狂、暴跳如雷、悲恸、绝望等等) 81页

5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如:火灾、地震、突遭袭击、参加重大的比赛等等) 82页

6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行为时所发生的一种情感体检。 82页

7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83 8美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美地特征的情感体验。 83页 二、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88-89 答:

1情绪内容的丰富。幼儿中期逐渐出现友谊感,幼儿晚期进一步表现出的集体荣誉感等等。

2情绪体验深刻化。如依恋父母。

3、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两个人打架一会就好。 4、情绪容易受感染和暗示。一个哭都哭,一个笑都笑。

5、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①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②情绪变化从外露到内隐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情感。89-90 答: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让孩子处于愉快的情绪当中。 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科学的教养态度造就婴幼儿的良好情绪。 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孩子高级情感。

4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行为,帮助孩子及时疏通和转移不良情绪。

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意志

一、掌握以下概念。

1、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91页

2、意志行动:意志行动包括:1、意志行动中的态度、兴趣。2、意志行动中的需要。3、意志行动中的动机。4、意志行动中的抱负水平。5、动机斗争或生理冲突。6、意志行动中的选择和决策。7、意志行动的实现。8、意志行动中的

8

意志品质。

3、坚持性:坚持性也称之为持久性。坚持性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的目的去行动。 101

4、手眼协调:是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也就是能够抓住所看见的东西。 99页

5、独立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

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识和行为方式行动的品质。 97页

6、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

品质。97页

7、坚韧性:是指一个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战胜各种困难,不屈不挠地向既定目标前进的品质。 97页

8、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品质。 98页 二、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类型。92-93

答:意志与认识、情绪是密切联系,彼此渗透的。意志过程包含着认识和情绪的成分,认识和情绪过程也包含着意志成分。它们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反映客观现实,共同组成个体统一得精神世界。

三、心理冲突有哪些类型?

答: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 101页 四、什么是优良的意志品质?

答: 1、独立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性。 103页 五、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有什么特点?100-101 答:

1、学前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

①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②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2学前儿童动机发展的特点。

①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②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③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3学前儿童自觉行动目的的发展的特点

9

从没目的—到有目的------明确的目的 4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提高而提高。四、五岁发生明显质变。 六、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意志品质?102 答:1、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2、鼓励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3、启发自我锻炼。 4、鼓励孩子做好每一件事。 5、通过实践锻炼孩子的意志。

6、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帮助孩子实现目标。 102页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一、、什么是社会性?P105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是什么?(P105) 答:社会性: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是: (1)人际关系的形成 (2)自我意识的形成 (3)性别角色的形成。 (4)社会性规范的形成。

二、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有什么意义?(P112) 答:

(1) 儿童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2) 儿童自信心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 (3) 良好的亲子交往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 (4) 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5) 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是什么?(P117)

答: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是儿童与同龄伙伴交往,能够促进其身心全方位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与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按照游戏的生活准备理论,儿童在童年所从事的各种

10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nqyz0yd4e6tck09hli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