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4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B.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C.大陆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大约有7至9上以上的采购计划在5至9月间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
D.最近,某煤炭公司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本公司最近发生的一起严重责任事故的调查结果及其处理意见,以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句中是荒唐的意思) ..B.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呈报:报告) ..C.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御聘:御前聘用) ..
D.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无双:没有第二个能够相比)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B.“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既写景又点明季节,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李白借助想象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作者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4.12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
C.文中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与虚伪。 D.故事的结尾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能够看出事情的真相。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要学习别人好的,不要学习坏的。
B.别人的优点应该学习,别人的缺点应引以为戒。
C.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里面一定有我的老师,要学习老师的优点,指出老师的缺点,予以改正。 D.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二、名句名篇默写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教材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看,那个巨人还在走呢!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快了。 .C.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艳丽!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三、诗歌鉴赏
7.阅读刘禹锡的《秋词(其一)》,完成小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1)赏析加点的字,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题材、景致、情思、意境、艺术手法方面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8.学完《济南的冬天》,七年级(3)班开展了“走进美丽的冬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冬之诗】古诗词中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不胜枚举,请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完整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之韵】不仅描写冬天的诗多,歌唱冬天的歌曲也很多,请看: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塞北的雪》歌词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歌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之情】请概括下面材料的要点。
在沈阳铁路局持续开展的“三个出行”“五个常态化”活动的过程中,餐饮服务段通辽车间广大干部职工以优质、真情、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旅客的一致赞许。北风凛冽,寒意渐浓,但乘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却带给旅客春天般的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谢公泛海
谢太傅①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②使还。太傅神情③方王
④
,吟啸⑤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⑥,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
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⑦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①谢太傅:谢安。②唱:提议。③神情:精神兴致。④王:通“旺”。⑤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⑥说:通“悦”,愉快。⑦承响:承,应声。响,声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傅神情方王______ .(2)诸人皆喧动不坐_____ .(3)公徐云______ .(4)如此,将无归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3)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
4)仔细品味文中“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一句,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绘谢太傅当时的动作和神情。
10.文言文阅读
元方卖宅
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③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④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陆少保:即陆元方。少保,官职名。②东都:指洛阳。③直:同“值”。④遽:急忙,立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曾于东都卖一小宅/于我如浮云 ..B.但无出水处耳/止增笑耳 ..C.子侄以为言/我言秋日胜春朝 ..D.不尔/尊君在不 ..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3)对于文中的陆元方,有人说他傻,有人赞他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现代文阅读 11.小赵老师
举家迁往省城,儿子就读于一所全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学校。
我和妻子是念着泪送儿子去这所学校报名的。儿子不足9岁,念3年级。当今父母爱心的泛滥让孩子变得弱小苍白却又惟我独尊,我们也未能免俗。
我们忍心让孩子像小鸟一样飞出我们爱的森林,也只是想让孩子除了智商之外还健壮一些。
几个星期下来,孩子果然变了。回到家来居然是那个我曾渴慕已久的懂得礼仪谦让、尊重他人、行为自理的圣童——果盘里那个最大的苹果居然会由孩子送到客人手上,这让我欣喜万分地惊讶于教化的功能。
教化了我儿子的是小赵老师。
小赵老师是孩子的班主任,貌美年轻。我每到周末去接孩子时就要见到她。她充当我儿子每周五天的妈妈。我每次去领儿子时,她必有一番细心的叮咛。有一次,她温和地跟我说:“你儿子晚上睡觉有点儿磕牙,请你在家控制他乱吃零食,多多拜托!”说完,谦恭着把腰很深地弯下去,那情形让我觉得儿子更像是她的儿子。我们一直担心着儿子晚上睡觉着凉,儿子回家就告诉我们:小赵老师给他缝了个“宝宝背心”,晚上睡觉时就帮他穿在身上。小赵老师默默地做着这些的时候,我们都没法儿见到,小赵老师由此在我们心里变重了。
后来,我才知道,小赵老师家在离省城千里之外的乡下。小赵大学毕业应聘到这所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她一直未能正式调入,也因为工作的忙碌与前程不定,一个青春年华的女孩尚未走近爱情,我分明看得到一个漂泊女孩心里的重负。于是,每每见到小赵绽放给孩子爱意盈盈的笑脸时,我就会从心底里萌生感动,并惋惜独生子尚不懂这些,要不然,儿子会更爱他的“小赵老师”。
当命运不公、心灵负重时,尚能尽心敬业,向学生付出全部的爱心,这或许便是教师与他人的区别所在了。
也因此,孩子或许最爱的只是他的“小赵老师”,而我却在爱着“教师”这个广义的称号。 1)儿子进寄宿学校后为什么几个星期下来,就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觉得儿子以前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2)作者描写小赵老师对学生的热切关爱和严格要求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试举例说明。 3)本文从侧面也写了小赵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请找出这些句子。 4)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5)你觉得小赵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6)文中哪些段落突出了小赵老师的伟大,这种伟大的内涵是什么?
12.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描绘了____图、____图、____图、____图、____图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2)文章写春花运用了从__到___的顺序和___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春花_____、____、香气浓郁的特征。 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的三个比喻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了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 B.作者在描写春花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C.本文语言朴实、隽永,善用多种修辞手法,节奏明快,有浓厚的抒情意味。
D.本文先总写春天,接着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春天以收束全文。起于比喻,结于比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七、作文
13.请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仔细观察,有细节描写,写出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D 5.B
二、名句名篇默写 6.D 三、诗歌鉴赏
7. (1) 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迈乐观之情。 (2) 刘禹锡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自铸新词,唱出对秋天的赞美,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乐观胸怀。诗人描绘的“胜春朝”的秋景图——晴空万里,明净辽阔,天高云淡,飞鹤高翔,矫健凌云,直冲云霄。如此美妙的景物,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表现手法上,叙议结合,情景交融,富有理趣。想象大胆奇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综合性学习
8. (1)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歌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北的雪轻盈、洁白的特点,赞美了她是春天的使者,给人带来希望与美好…… (3)示例:寒冬真情暖人心。 五、文言文阅读 9.1)正都慢慢地像这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