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创新优质说课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17:36: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创新

优质说课稿

名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本单元由《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明朝的灭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8课教学构成。第三单元主要介绍1368年至1840年明清时期的历史。其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建立后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州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治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分有效的管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却依然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浙落后于世界发展朝流。本单元主要有四条线索,即君权强化、抗击侵略、巩固边疆和对外关系由开放到闭关。本课承载着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任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第8课。本课共两部分,即《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昆曲和京剧。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清代的文学成就与特色;知道昆曲与京剧的相关史实,了解清代戏曲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地图认知,培养洞察力,建立历史学习基本的空间感和方位感;通过研习史料,提升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2.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三、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半年的历史课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学习的方法。本课的《红楼梦》、京剧内容,学生通过电视或书藉已经了解了一些,教学相对较易,但学生缺乏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的能力。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与准备。 四、说教学方法和准备。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以及情境教学法来开展教学。

2.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收集资料等。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活动与探究一:《红楼梦》 1.教师讲述《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生看书收集:《红楼梦》的基本概况。

(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 3.读教材,总结、小组交流:《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4.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红楼梦》的内容。

(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5.读教材,要求学生交流:《红楼梦》的影响。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二)活动与探究二:昆曲和京剧 1.图片展示。

2.提出问题,探究:戏曲兴起的历史概况。

(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 3.生读教材,归纳:昆曲的代表作。

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4.生读教材,总结昆曲的特点。

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5.生读教材,简短地介绍京剧兴起的背景,过程。

背景:清朝中期以后,昆曲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 过程: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京剧诞生。 6.史料解读:评价《红楼梦》

7.交流:你能从材料中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吗? (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2020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创新优质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nzgk5rm4f9epjx24qwd4i6jo0x1tb0127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