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航道这“九条外联通道”;)、构建五个经济板块(实施崛起“贵、惠、龙”区域经济增长极板块(龙里县、贵定县、惠水县),突出发展瓮福磷化工产业板块(瓮安县、福泉市)和都独城市经济产业板块(都匀市、都匀经济开发区、独山县),加快建设三、荔、平、罗、长(三都县、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生态旅游经济板块和生态农业经济板块的“五个板块”发展战略;)、打造一个民族文化
品牌(打造一个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好花红”,一首民歌演变成了
一个超越地域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著名文化品牌)的“951”经济社会
发展战略格局,形成了无障碍合作经济圈。四是通道经济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交通要道、要地必然汇集人流物流,带动城镇空间拓展。从古至今,交通要塞和交通聚集点都是城市发展最快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所以,发展“通道经济”就要依托通道加快城镇化发展,制定实施与交通枢纽建设相衔接的城镇发展规划,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工业发展的要素保障,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比如湖北在
建设水陆大通道的过程中,将沿汉江、京广线、汉丹线、长荆铁路、316国道、107国道、京珠高速和汉十高速等交通轴线的小城镇串联起来,加速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对高台来说,发展通道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思路,也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在正确理解通道经济内涵、准确把握通道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高台的具体实际,研究解决好发展通道经济的有关问题。
-13-
1.加大宣传,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发展通道经济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理念的转变,更是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对全县总体产业布局的一次调整和优化。我们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从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发展通道经济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我们的思想观念要主动与发展通道经济相适应,以更加开放的思维主动融入周边区域,用更加宽阔的胸怀积极接纳外部世界,树立以大通道带动大流通、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理念。工作思路要与通道经济相对接,把区位和交通优势看作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流通优势和经济竞争优势,按照发展通道经济的要求确立思路、谋划工作。产业布局要积极与发展通道经济相衔接,借助通道优势壮大主导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催生新兴产业,把通道经济建设成为带动全县经济转变、产业转型的重要平台。
2.着眼长远,科学编制通道经济总体规划。通道经济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编制科学的总体规划是顺利实现通道经济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规划编制要打破行政管辖区域限制,按照大通道、大资源、大区域、大市场的思路,根据通道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外向型、跨区域的大通道。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区域
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推进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可谓前所未有。就国内而言,在长三角、渤海湾、珠三角等东南沿海经济圈不断扩容增量的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圈、渝成
-14 -
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等西部的区域经济合作也迅速崛起。就邻居来说,临近各省的经济发展区域化布局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内蒙古提出建设蒙西呼包鄂经济区和蒙东赤峰、通辽、锡林浩特经济区,青海提出建设东部经济区、柴达木资源开发区、江河源生态经济区等。就甘肃来说,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布局,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金武区域经济圈,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新基地;如果我们不借助立体交通枢纽形成的通道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被“边缘化”,陷入经济合作的“孤岛”。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务院支持甘肃发展
的相关政策,在规划中科学谋划和合理安排通道建设相关项目,积极与周边行政区域协调建设规划,形成有机对接和优势互补,相互衔接、内外一致的通道经济蓝图。真正融入到市委“通道经济特色市”的战略中,在市委统一的规划部署下,按照产业配套衔接、产业链条科学延伸的要求开展各项建设,既形成合理的分工,又体现各自的特色,增强发展合力,共同促进通道经济发展。建立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经济系统。使他与外部环境、周边环境,进行物质、能源、技术、文化的充分交流与合作,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在通道经济谋划中,应该是不能求全、什么都上的思想,要与周边地区协调规划,这样有利于各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协调推进,整体发展。
-15-
3.发展新型工业,实现工业经济质的飞跃。新型工业化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对于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工业相对落后的高台而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是发挥比较优势,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继续做大做强矿产化工、生物制品、轻工轻纺、建筑建材、清洁能源五大工业体系,突出矿产品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和新能源开发三大重点,提升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争取新型工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在发展的理念上,转变传统的发展思维。我县农畜产品资源丰富,农畜产品附加值低,发展农蓄产品加工业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中华番茄制品公司成为我县财政的支柱就是一个例证。三元水饺、康师傅方便面的畅销,充分说明发展加工业大有可为。只要我们瞅准方向,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把建立大型龙头企业作为抓手,就一定能建起规模和效益都很理想的名牌企业。二是要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在招商引资上有新突破。我县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筑巢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做好,剩下就是要做好引凤的工作。我们要抓住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省上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张掖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的机遇,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的机遇,加大项目与资金争取力度,争取把工业园区建成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争取新型建材生产和节能环保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抓住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机遇,吸纳发达地区大企业入住园区,增强发展活力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