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99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6:41: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钢轨接头是线路的薄弱环节,混凝土轨枕线路更为严重。机车车辆的轮对通过接头时,因其不平顺而产生剧烈振动,加速线路状态的变化,以致形成接头病害。接头病害产生之后,又进一步加剧机车车辆轮对对线路的破坏作用,互为因果,使病害发展变化加速。在钢轨、道床和路基状态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轨枕线路接头比木枕线路接头变化快,各类接头病害产生周期短,发展迅速。如不从根本上整治病害,接头就很难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影响铁路运营。

2.1.钢轨接头病害产生原因

a.造成钢轨接头上下、左右错牙的主要原因:

一是更换新钢轨,新旧钢轨存在高差;二是接头夹板一端有磨耗,使两钢轨轨端产生“台阶”;造成钢轨接头左右错牙的主要原因,一是接头螺栓松动,二是钢轨存在硬弯。

b.造成钢轨轨端掉块的主要原因:

钢轨轨端产生飞边后,夏季轨温不断升高使接头轨缝顶瞎,钢轨接头在列车巨大的动压力作用下,两端钢轨上下错牙。

c.接头处岔枕空吊。

主要原因一是岔枕捣固不实,二是道床冒泥,三是接头处轨面不平顺。

2.2.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措施

a.接头螺栓要达到应有扭力矩,使用加铁片或弯制夹板整治左右、上下接头错牙,轨缝最好应保持在8mm以内。

b.及时打磨钢轨,防止轨缝顶死;焊接接头轨端掉块,应及时对掉块进行焊补,并打磨平顺。

c.利用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进行破底清筛。以恢复道床弹性。

3.曲线钢轨病害

3.1曲线钢轨病害的原因

钢轨在空间的位置不正确是造成钢轨磨耗的主要原因。钢轨本身质量不好;曲线不圆顺、方向不良,使列车通过时产生摇晃;缓和曲线超高的递减距离不够,引起列车在缓和曲线运行时发生震动、摇晃和冲击;超高不合适,引起里外股钢轨受偏载和轮轨的不正常接触;轨距超限,使车轮与钢轨的内接情况不好,增加行车阻力与摇晃;轨底坡不正确,使钢轨顶面与车轮踏面不相吻合,钢轨顶面受偏压,这些都会使钢轨加速磨耗。

3.2预防曲线病害的方法

a.保持正矢不超限,定期调查现场正矢,细心计算,全面拨正。特别是要保持曲线头尾的圆顺。

- 3 -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

b.做好缓和曲线超高顺坡和正矢的递减,顺坡和递减时应等量进行,不要忽大忽小,缓和曲线头尾可适当增减3mm 的超高。

c.合理设置外轨的超高。超高过大会加剧外股钢轨的侧面磨耗和里股钢轨的垂直磨耗。相反如超高过小,对外股钢轨也不利。

d.加强养护,经常保持曲线状态良好,保持方向顺、轨面平、轨距水平不超限是减少列车的摇晃,减少车轮冲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应定期拨道,经常养护,预防病害的发生。

e.调整轨底坡,使钢轨踏面坡度符合车轮踏面。使车辆的重心落在钢轨中心线上,减少钢轨磨耗。

f.贯彻定期涂油制度,钢轨侧面涂油是减少曲线外股钢轨侧面磨耗的有效方法之一,一般能使曲线上股钢轨的所有寿命延长2倍。

4.混凝土轨枕常见病害

混凝土轨枕线路由钢轨、混凝土轨枕、扣件、道床等部分组成。钢轨直接承受由机车车辆传来的巨大压力,并传向轨枕。混凝土轨枕通过轨下弹性垫层和中间扣件承受钢轨传来的竖向垂直力、横向和纵向水平力后再将其分布于道床,并保持钢轨正常的几何位置。混凝土轨枕在我国铁路铺设使用已有多年的历史,多年的经验表明,混凝土轨枕的使用对强化轨道结构、保证行车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轨枕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中的问题,致使部分轨枕早期发生裂损,影响了正常作用。

4.1.混凝土轨枕伤损的主要形态

(1)轨下截面出现过大的横向裂缝

混凝土轨枕是一个接受不稳定重复荷载的构件,荷截的变化带有随机的性质。混凝土轨枕在使用期内轨下截面有可能出现大于该截面抗裂强度的荷载弯矩,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横向裂缝。一般来说,这种裂缝较小,不致引起轨枕的失效。但在某些情况下,轨下截面的荷载弯矩远远大于轨枕的抗裂强度,那就会出现过大的横向裂缝,导致轨枕失效。

(2)轨下截面压溃

轨枕轨下部分由于橡胶垫板损坏或串出,使钢轨直接作用于承轨槽,引起轨下部分混凝土压溃。有些轨枕由于轨下截面横向裂缝过大,混凝土受压区产生过大的压应力使混凝土压溃。

(3)轨枕中间部分出现过大的横向裂缝

轨枕中间部分出现的裂缝包括中间上部裂缝和下部裂缝两种。 轨枕中间上部出现裂缝,是由于轨枕中部产生较大的负弯矩所致;轨枕中间下部出现裂缝,是由于中部产生较大的正弯矩所致。通过调查得知,因轨枕中部出现过大的横向裂缝而失效的轨枕多

- 4 -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于因轨下截面出现横向裂缝而失效的轨枕,因轨枕中间下部出现过大横向裂缝而失效的轨 枕多于因轨枕中间上部出现横向裂缝而失效的轨枕。

(4)轨枕中间部分压溃

轨枕中间部分由于受了过大的正弯矩,不仅使轨枕中间部分的下部产生过大的裂 缝,而且还引起截面受压区的过大压应力,致使混凝土压溃,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钢轨接头。有些轨枕由于中间部分承受了过大的负弯矩,不但引起中间部分的上部裂缝,而且还使中间截面下部受到过大的压应力以致压溃,甚至出现钢筋外露。

(5)轨枕纵向裂缝

轨枕沿长轴线方向的裂缝统称纵向裂缝。纵向裂缝一般有端头裂缝、端部上表面裂缝、侧面水平纵向裂缝、钉孔纵裂、贯通纵裂等,纵向裂缝较多的部分是沿螺栓孔的两侧或应力钢筋处发生,并向端头及中部发展。这种裂缝的出现,将严重地影响轨枕的使用寿命。

(6)轨枕的龟裂

龟裂是轨枕表面纵横交错的细小裂纹,一般多发生在轨枕端部及中部顶面和侧面处。龟裂对轨枕的使用寿命影响也很大。

(7)轨枕中间部分斜裂及扭伤

轨枕中间部分斜裂扭伤是指沿对角方向的破损。线路维修工作中的捣固作业,因在轨枕两侧进行对角捣固,过车时容易使轨枕中间部分产生斜裂或扭伤。据调查统计,因线路维修养护不当使轨枕中部扭断、折断的轨枕在伤损轨枕总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8)轨枕挡肩破损

轨枕挡肩承受由扣件传来的水平推力而产生破损,特别在小半径曲线上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有的采用加宽铁座仍不能解决问题,据统计,在半径为400 m的曲线上,挡肩破损高达70 %。另外,由于垫片损坏或在轨枕制造过程中挡肩部分的缺陷也可能造成挡肩破损。

(9)轨枕的腐蚀

在长期放水地段和车辆装载有害介质散落在轨枕上,都会造成轨枕的腐蚀,轻者混凝上表面出现麻点、脱层等现象,重者钢筋锈蚀,并逐渐向里延伸。

(10)轨枕底边掉块

手工捣固冲击轨枕底边使混凝土掉块,严重时掉块面积可多达100 cm2,其结果是轨枕受力状况恶化,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而造成其他各种伤损,并且削弱了轨道的稳定性。

4.2.混凝土轨枕伤损的原因

造成混凝土轨枕伤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制造质量、养护维修作业和结构三个方面。 (1)制造质量

在混凝土轨枕各类损伤中,纵向裂缝对行车安全危害最大,而且一经发生,发展极

- 5 -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

为迅速,严重者贯通轨枕全长,造成劈裂和龟裂,混凝土疏松、剥落,对轨枕承载能力、保持轨道状态能力和使用寿命危害很大,这类损伤一般都是由于制造质量不良引起的。

(2)养护维修作业

混凝土轨枕断面和配筋的设计都是在一定受力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的,而混凝上轨枕截面实际承受的荷载弯矩与线路养护维修作业有密切关系。在养护维修作业中,如果使轨枕受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就可能出现轨枕断面荷载弯矩大于轨枕抗裂强度的现象,以致产生轨枕伤损。养护维修作业对轨枕伤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捣固作业、轨下垫层及绝缘缓冲垫片损坏没有及时更换、没有及时整治道床病害对轨枕受力极为不利、接头养护不良、没有及时消灭轨面不平顺。

(3)轨枕结构

为了了解混凝土轨枕的使用情况进而采取措施,提高轨枕结构的可靠性,多年来, 铁道部有关单位曾组织了多次较大规模的现场调查。历次调查的资料表明,现有轨枕按5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考虑可能出现的非正常运营条件,轨枕结构强度必须适当提高。

4.3.混凝土轨枕病害整治

根据使用情况设计出更合理轨枕来提高轨枕结构的可靠性和高强度的轨枕。在维修作业时要小心尽可能的不要去损坏轨枕。

5.道床病害

道床是轨道框架的基础。轨道变形的主要原因是道床的变形,道床的不均匀沉降将引起一系列的病害,直接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必须知道道床变形原因及其病害整治以保证线路的平顺性使列车安全运行。

5.1.道床病害产生的原因

(1)道砟质量不良

有些道砟是石灰岩材质该类道砟的强度低耐磨性和抗冲击性、抗压碎性能差。现在的铁路逐步实现重载化。在列车重力反复作用下道砟相互挤压磨损而且磨损后是粉末状容易出现翻浆、板结等病害。

(2)路基基床翻浆:

路基基床的密实度不足,在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下道床颗粒嵌入基床形成一层膜致使地表水无法排出形成翻浆积水等病害。

b.日常维修工作中将路基面的平顺度破坏导致基床表面不平路基表面的排水不畅。 c.其他成因沙尘客车的垃圾及粪便严重污染道床减小了道床的渗水性和弹性易行成板结翻浆等病害。

5.2.道床病害的整治

- 6 -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99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o1rg3nodf2teb88imva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