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五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广州模拟)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读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1、2题。
1.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 ( ) A.东部沿海地带 B.中部内陆地带 C.西北内陆地区 D.西南青藏地区
2.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防护林建设 B.气候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环境污染
【解析】1选A,2选C。第1题,1990~2010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持续东移,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偏好,内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下降。第2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快,经济实力较雄厚,生态环境建设投入较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较大。
下图示意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利用系统。据此完成3、4题。
3.该系统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绿地水土流失加剧 B.城市内涝发生率大大减少 C.地表径流水位变率减小 D.城市大气湿度显著增加
4.该系统最适宜推广的城市是 ( )
A.北京 B.兰州 C.新加坡 D.开罗
【解析】3选C,4选C。第3题,该城市的雨水被大量截留利用,地表径流损耗减少,水位稳定。绿地水土流失与雨水冲刷有关;城市内涝与暴雨、城市排水系统有关;大气湿度增大与水体面积增加有关。第4题,该系统体现水资源缺乏,城市化水平高,用水量大,地表水较少,雨水资源丰富。最符合这一条件的是新加坡。
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根据未来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主要分析是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
散和稀释。下图为2月14日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预报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据此回答5、6题。
5.对指数影响不大的要素是 ( )
A.风 B.温度 C.降水 D.光照 6.下列推论与图示信息吻合的是 ( ) A.华北地区风力大,易发生火灾,指数高 B.青藏地区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指数低 C.“珠三角”地区春节工厂停工,指数低 D.两项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解析】5选D,6选D。第5题,风会使污染物扩散,温度和降水多少影响污染物的浓度,光照强弱对污染物影响不大。第6题,华北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较差,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故指数较高,而风力大利
于污染物的扩散;青藏地区天气晴朗,但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珠三角”指数低,是因为空气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观察图发现,二者之间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联合国组织300名科学家对地球臭氧水平进行持续监测,最新监测显示2000年至2013年,中纬度地区50千米高度的臭氧水平已回升4%,科学家提出臭氧层可能会在21世纪中期实现痊愈,但仍需靠各国的共同努力。据此完成7、8题。
7.材料显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8.目前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 ) A.工厂、家用炉灶燃烧矿物能源 B.汽车尾气
C.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废气 D.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冰箱
【解析】7选C,8选D。第7题,联合国统一组织科学家监测,体现了全球整体性的协调;各国的共同努力,体现了各国的参与,因此体现了共同性原则。第8题,臭氧层被破坏主要是由于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主要来自人类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