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流水线的生产过程和员工心理
Manufacturing assembly lin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mployees’psychological
学院:劳动关系 专业:劳动关系 学生姓名:陈雪
学号:130503010305
指导教师:张航
完成日期:2015年1月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转型、变革以成为常态,在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在为人们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心理上的震动;在驱动人们进行价值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心理发展的张力。其中,员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制造业流水线的生产过程的调查中,与不少员工情绪低落,这就会导致生产力低下,严重则会危及生命。如:2010年,富士康制造业出现九连跳、十连跳······全年总共有12名员工连续跳楼自杀,自杀、跳楼,几乎成了富士康的代名词。
关键词:春茶制造业;员工心理;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蓬勃兴旺,高技术企业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数字时代海量信息的冲击,人口爆炸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生态环境的恶化,林林总总的诱惑和选择,对职业发展和企业前景的疑惑,未来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一却都使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亚健康、不健康越来越普遍。
不同行业存在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在对医疗、政府、教育等15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惊醒调查统计发现,不同行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人数也有所差别“有心理健康问题人数比例从高到底分别是:家电业30.9%,政府、公共事业29.3%.,快速消费品27.9%,
媒体新闻出版社27.2%,通讯,电信产业27%,贸易进出口27%,IT业26.9%,专业服务社会法律26.7%,石油化工能源26.5%,教育培训机构23.3%,运输物流23.2%,制造业22.8%,建筑房地产18.4%,医疗生物工程18.2%。”(1)从行业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员工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亚当·.斯密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是他的分工观点。他认为分工是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原因,原因是?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作改良和机器的发展。”(2)正是分工的观点适应了当时的社会,也适应了今天社会的发展,流水线生产制造业一直被各大工业所采用。
今年清明节去同学家玩,同学家开了一家小公司,自制春茶,中了几亩茶叶,正是采茶的时候,于是带我参观了一下他们家的工厂,向我介绍制茶的流水线生产过程,同时与在场的员工聊了很多。
第一步是采茶青,茶青的采摘以茶芽生长叶面开面后,采取它的一心二叶,茶青的采摘在整个制茶过程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采集茶青不能在下雨天及阴天中采集,否则很难酿成甘醇香味,采摘时大约是早上九点到下午四点,采摘是要做到五不,不折断叶片,不折断叶梗,不碰叶尖,不带单片,不带玉叶和老梗。
这个过程相当艰难。有员工抱怨“天太热,占不了多久就渴了”,“累了,一休息就不想起来”,“中午回家忙完,还没好好歇息,下午又困又累,干不动”······由于工作压力太大,精神高度紧张,生活节奏太快,这类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又得不到及时的调试,会感到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会焦虑不安,患抑郁症和精神障碍等心理问题和疾病。
第二步是退清,就是将才回的茶青分摊在阳光底下晾晒,使茶叶本身的水分发散,这是员工最喜欢的一道程序,当然也就是几个人高兴罢了,大多数人还是忙着采茶青,这几个人也不闲着,根据太阳的变化不断地移动着茶叶。
第三步是静置和搅拌,茶业经过日光微晒完成就必须移至室内静止,隔一段时间翻滚搅拌,好让水分继续发散,在这个过程员工也是抱怨不断,因为要保证茶叶完整不能有碎片,也就注定了不能用铁铲等工具,必须不断地用手来搅拌,还要等大眼睛挑拣碎
叶和单叶,经常腰酸背痛,有些员工从事非自己喜欢的工作,找不出任何乐趣,工作枯燥,例行化,工作量大,工作责任不明确,工作缺乏自主性,惩罚适当,升迁机会少,管理者方法不当等因素,最容易导致员工工作疲惫,工作似乎成为生存的工作。整天自怨自艾,心理问题异常严重,而自身却不知道健康出了问题。
第四步是浪青,运用浪青机来破坏茶的叶脉,使茶的的水分不流失,并使茶里的各种物质大量释放出至表面来,之后再将茶青堆置起来形成温暖更合适发酵的状态,铁观音要浪青到叶边出线红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正赶上下班,但是还没到火候,这时候是不能下班的,正因为这样,从事别的流水线生产的员工都走了,唯独留下了一个人,员工自然少不了怨言。
第五步是杀青,就是以高温破坏茶盅酵素的作用,用炒青机降茶青的青味炒到消退,茶香浮现,茶需炒到用手大力揉搓,茶青不再出水为止,内页的含水量和有效成分含量都比较高,应多抛抄,以提高香气和保持绿脆,老叶含水量较少,氨基酸含量有较低,多了改善低级茶叶的茶汤滋味,需适当增加闷炒成度,但总的来说,闷炒成度都应少于抛抄,通常是鲜叶,下锅后先抛抄,等到大量水蒸气散发后,然后加盖抛抄,这时降低锅湿炒到看不见水蒸气散发杀青适度出锅。正值是个夏天,干活已经够累了,但是要高温翻炒,不仅会增加中暑的几率,也会让人心情暴躁,容易引起员工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员工个人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例如:身体健康欠佳,恋爱失败,法律纠纷,家庭暴力,夫妻关系紧张,经济负担过重。家庭财务窘迫,都会影响劳动者心境,进而影响员工效率。
第六步是揉捻团揉,由于经过高温杀青破坏了酶的活性,所以叶子在揉捻中实质性的化学变化不大,可以说揉捻对叶子的物理作用大于化学作用,揉捻破坏了叶子的细胞结构,使叶子所含的物质容易透到表面去,在饮茶和审判的冲泡时容易进到茶汤中,茶青杀青后,将茶国道包里用机械加手工挤压揉搓后解开不包,再热炒,就这样重复进行25回才大功告成。
第七步熟茶,干燥烘存 第八步除去梗叶杂枝即成品。
春茶的制作过程费时费力,流水线上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员工的静心和高效,需要员工的同心协力,记得之前看过的影片《摩登时代》描写的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冲突,背
景是当时美国工业因转用机器而大量的解雇员工造成的失业浪潮,男主人公是卓别林扮演的摩登时代大工厂的一个流水线无产阶级员工。随着工业和社会的变革洪流到来的是大量沦为其工业文明附庸,在技术革命的漩涡中迷惑,然后成为这个机器社会生产线上的螺丝钉,微不足道,随时可以被无情抛弃,片中,老板不停的加快传送带减少休息时间,一天到晚神经病似的重复同样的工作。连去厕所抽根烟都被老板无情的剥夺,工厂老板不断地苛求加快生产线的速度,员工只好忍气吞声,卓别林被机器卷进卷出的流水线弄成麻木机械的工具人,在人的鼻子纽扣上拧紧螺母,只为让员工空出双手来工作,最后由于精神失常,被工厂送到了精神病院,同时也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工作。不可否认卓别林在讽刺当时的剥削制度,也间接反映出流水线生产对员工的弊端,使员工仅限于一道工作,思想单一成为机械人,工具人。
总而言之,制造业流水线的生产和员工的心理问题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问题,在社会方面要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在企业方面加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优化企业工作环境,完善员工福利制度,帮助员工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在员工自身方面,员工要善于对自身职业生涯定位,在工作压力过大的时候,要善于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节。相信通过社会企业,员工,三方面的农历,未来员工的心理状况一定会的到改善。我们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宋国平,汪默《职业心理学》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58页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济南高等教育
【3】浙江农业大学茶业系制茶教研组《制茶学》浙江浙江农业大学茶业系制茶教研组20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