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北京生产中心,保证了新业务的顺利推广,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七)强化内控管理工作,完善事后监督流程 一是设立专门授权人员,禁止综合柜员相互授权,规避授权审核不到位产生的风险;二是柜员尾箱控制余额在10万元内,整捆现金日终上缴机构库,避免柜员尾箱过大,产生风险;三是要求会计传票于次日十点前必须上交,保证会计传票及时审核并装订;四是事后监督建立整套单位结算账户预留印鉴;五是建立事后监督日志、事后监督差错查询查复书,对会计传票产生的差错逐笔登记,按月统计,对出错频率高的业务进行分析,前台柜员在办理此类业务时提高重视,有效的减少了差错产生。
(八)紧紧把握政策导向,认真做好常规业务自查工作 一是对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监管部门的管理信息及时转发各部门,保证我行的各项业务开展符合监管规定和央行制度要求;二是为确保我行依法合规经营,风险控制部充分履行部门职责,定期对营业部和业务部进行季度检查,对各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限期整改,规范和梳理了各项业务的不足和缺陷。三是认真做好外围业务检查的衔接。积极协调各检查组,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督促被检部门进行整改,并写出整改报告及时上报银监分局。
9
(九)紧抓风险控制和服务质量,2014年无风险事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为提升我行的服务质量及地区知名度,对内要求营业部门员工遵守我行各项规定,着装统一,通过换位思考,采取措施,营造温馨营业环境,用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延伸服务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才能培养、维护和固化长期忠诚的客户关系。外部配合监管部门,对外开展宣传活动。2015年先后开展了,向社会公众及中小企业开展了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打击非法集资宣传等活动,使我行的服务工作得到了行内行外广大客户的认可,为我行树立了优质服务的品牌。
(十)清收不良贷款,改善资金质量
一是按月下发逾期贷款及不良贷款明细表,对资产质量及时进行风险提示;二是成立清贷小组,加大走访力度,摸清基础情况,建立台账,逐一登记。走村串户进行宣传,做好解释工作,劝说有经济能力的贷户及早归还借用款项,并与客户签订《催收通知书》以防止诉讼时效失效。对在农业生产及经营中存在较大困难和问题的贷户,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清收解决办法,使贷户的生产和经营能够做下去、活起来,尽而解决贷款清收问题。三是在缜密排查时,若发现有企图逃废债务的贷户,及时启动法律程序,依法收清款项。
10
(十一)加大信贷业务考核力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责任问责,防范贷款风险;
按照对客户经理进行业务性的指导和业绩薪酬考核的审核工作,提高客户经理贷款的管理和规范操作的能力。一是实施我行制定信贷业务绩效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有效降低资产风险;二是根据上级部门、本部的贷款业务检查通报,对整改不彻底或未整改的按照考核办法进行经济处罚;二是实行贷款业务管理责任问责制,责任明确到岗位,改进“重贷前、轻管后”的管理薄弱环节,用制度来管理和约束贷款的操作行为。
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流动性支持协议签订的问题
在我行历次监管会谈中,呼伦贝尔银监分局要求我行与主发起行包商银行总行签订流动性支持协议,以便引导村镇银行保持稳定的流动性,建立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流动性的支持、管理机制,使村镇银行在正常经营和流动性危机时,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支持,共同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
(二)社会认知度差,资金来源渠道狭窄
小型化、分散化的特征导致村镇银行日常运营需要较高的流动性资产,造成资金成本较高;网点单一,服务对象分
11
散,增加了我行组织存款和贷款营销成本;且我行成立时间较短,社会公信力比国字号银行差,社会认知度比较低,所以吸储能力很低,加之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和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进一步限制了村镇银行资金的来源。尽管我行多次努力,但有限的财政资金资源也未能向村镇银行倾斜,村镇银行面临可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行服务“三农”的规模扩张。
(三)尚未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村镇银行在风险防控过程中,对客户的风险分析和判断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还没有与人民银行信用征信系统联网,没有建立系统完备、符合自身特色的信贷管理制度。特别是农户贷款无征信可查,给我行的经营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风险。银行间资金结算与客户资金汇划困难,业务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2015年,尽管我们前进的途中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各种困难,但XXXXX全体员工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保持必胜的信心,以务实的态度加倍努力工作,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按照包商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总部的部署和经营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把握好市场节奏,抓住关键要素,提高营销技巧,我们就一定能够抓住发展机遇,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12
2016年1月7日
报告撰写:谷丽娜
联系电话:13
0470-462729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