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方支付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与创新
一、引言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科技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电子 商务也呈现出突飞猛进态势。 早期, 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不 完善,买家和卖家互不信任, 双方亟需一个独立的信用中介来促 成交易的完成,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
二、 发展现状
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兴起较晚, 1999 年才诞生了第一家第 三方支付公司――首信易支付,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 市场从一个新兴行业发展成为一个不断成熟、 合规的行业, 在支 付市场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主要特点如下:
1. 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相对一些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起步较晚, 但 发展迅速。 在经历了 2013 年和 2014 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 目前 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 2014 年我国的第三方互联网 支付超 8 万亿元,同比增长 50.3%;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近 6 万 亿元,同比增长
391%,约为 2011 年交易额的 80 倍。
2. 市场集中度高
第三方支付企业众多,截至 2014 年 7 月,央行颁发非金融 性第三方支付牌照 269 家。但是,市场集中度很高,仅支付宝、 财付通、银
联网上支付三家就占据了约 8成的市场份额。 这对为 数众多的小企业而言,面临着巨大的被收购整合的风险。
3. 法律监管尚不完善 我国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法律法规匮乏。 2010 年前,并没 有专门针对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法规, 直到《非金融机
构支付服务 管理办法》的出台才填补了这一空白。之后,虽相关监管政策进 入密集出台期, 但有关客户备付金的利息归属问题、 客户信息安 全问题以及通过虚假交易进行洗钱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监 管。
三、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挑战
1.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挑战 (1)与支付结算业务形成竞争。支
付结算业务作为银行最 基本的中间业务, 是银行手续费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第三方支付 业务具有费用低、效率高、简单快捷等特点,成为中低收入阶层 和转账业务频繁人士的首选, 对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造成了 严重威胁。
(2)冲击商业银行基金销售渠道。第三方支付涉足基金销 售领域, 一方面拓宽了基金销售渠道; 另一方面也对银行在基金 销售中的地位形成挑战。 虽现阶段第三方支付在基金销售市场中 所占据的份额依然很小, 但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投资者年轻 化,第三方支付基金代销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挑战
(1)分流商业银行存款资金,抢夺客户资源。根据第三方 支付交易程序, 买家付款―资金进入第三方支付账户―买家确认 收货,第三方
支付付款, 大量现金余额短暂停留在第三方支付账 户中,平均为3—7天。从某种角度而言,第三方支付已经具备 了吸收存款的特征, 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受到冲击。 而且随着线 上交易量的增多, 意味着线下交易量的萎缩, 导致银行客户的流 失。
(2)冲击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存在已久 的问题。 出于风险考虑银行不愿涉足中小企业贷款领域, 即使同 意贷款, 也会制订较为复杂的审批流程和较高的标准, 无法满足 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第三方支付进军中小企业信贷领 域,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抢夺了一部分市场份额, 对银行 的核心业务构成了威胁。
四、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挑战的政策建议
1. 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作为金融服务
业, 就必须树立起以市场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
心的经营理念。首先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找准清晰明确的市场定 位。其次,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 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提升银行的整体服务水平。最后,加大市场 调研力度,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并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2. 重点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中间业务 个人理财业务及金融
衍生品交易业务都是高技术含量和高
附加值的业务,发展前景广阔,银行应该积极开拓,如降低理财 门槛、丰富理财品种等。 而且,现阶段利率和汇率波动区间加大, 风险加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好好把握住这次契机,在发 展中间业务的同时控制金融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