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前心理学》试卷1.2.3(llj)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1:51: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4、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15、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16、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 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17、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18、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19、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20、幼儿语言发展中最早产生的句型是( )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2、从幼儿说出句子的句型来看,有哪些发展趋势

3、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4、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具有什么特点

三、案例分析题( 16 %)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边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讲解故事情节,边演示活动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四、论述题(30 %)

1、什么是幼儿想像的夸张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幼儿想像夸

张的原因。(15%)

2、联系实际说明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15%)

学前教育专业自考《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 A 2C 3B 4D 5B 6C 7A 8D 9B 10D 11B 12A 13 B 14B 15 A 16A 17D 18C 19A 20A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答:(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每点分) 2、幼儿句型的发展: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每点分) 3、谈谈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答:理论意义:

(1) 学前心理学可以为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根据

(2) 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实践意义:(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3) 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每点分) 4、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具有什么特点

答:(1)经验性(2)拟人性(3)表面性 (4)片面性 (5)固定性 (6)近视性 (每个1分)

三、案例分析题( 16 %)

答:(1)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在开展认知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多感官参与。需展开(8分)

(2)幼儿的观察和感知方法还没有形成,特别需要教师的指导。需展开(8分)

四、论述题(30 %)

1、什么是幼儿想像的夸张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幼儿想像夸

张的原因。(15%)

答:指幼儿的想象常常超乎现实,带有很强的主观性。(1分) 主要表现在:(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2分) (2)混淆假想与真实。(2分) 举例(2分)

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有: (1)认知水平的限制(2分) (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2分) (3)幼儿想象在认知中的地位(2分) (4)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2分)

2、联系实际说明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15%)

答:(1) 观察的目的性:小班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观察,知觉和观察常易受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干扰,导致原来的任务不能完成。到了中班,尤其是大班儿童,开始能按成人的要求进行观察。(3分)

(2)观察的持续性:小班儿童观察的时间比较段,很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在教育的影响下,观察持续时间逐渐增长。研究发现,各年龄幼儿观察图画的平均持续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小班儿童的观察时间平均为6分8秒,中班为7分6秒,大班为12分3秒。(3分)

(3) 观察的细致性: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面积较大的部分,不容易注意事物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注意事物轮廓,不太注意事物个部分之间的关系。(3分)

(4 )观察的概括性:小班儿童还不善于从整个事物中发现内在的联系,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的概括性也不断增长。(3分)

(5) 观察方法的发展:幼儿期,观察方法正在形成中,特别需要成人的指导。如果指导不当,反而会阻碍观察的发展。(3分)

搜索更多关于: 《学前心理学》试卷1.2.3(llj) 的文档
《学前心理学》试卷1.2.3(llj).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ocdn1bync2xzhu2kzn0175lm26kup00a0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