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暑假一日一练)2020年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8:24: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章末检测(三)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析:A项,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B项中,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开来,故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项,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时利用前人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项,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并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答案:B

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实验组号 ① ② ③ ④ 接种菌型 R R R R 加入S型菌物质 蛋白质 荚膜多糖 DNA DNA(经DNA酶处理) 培养皿长菌情况 R型 R型 R型、S型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由①②③④组实验相比较可知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蛋白质、荚膜多糖以及DNA水解产物都不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故A错误、C正确;从表中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故B错误;表中信息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D错误。 答案:C

3.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追踪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去向 B.用S标记蛋白质是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 C.用含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获得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

D.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差异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

1

3235

解析:噬菌体也叫细菌病毒,其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所以可用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病毒的繁殖只能在细胞内进行,不能用含P的肉汤培养基直接培养。 答案:C

4.在下列DNA分子结构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32

35

解析:一看外侧链是否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据此可知,图D错误;二看外侧链是否反向平行,据此可知,图B错误;三看内侧碱基配对是否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如出现“同配”“错配”均不正确,图C错误。 答案:A

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解析: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以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来代表,这种排列顺序就是遗传信息。 答案:D

6.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2

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

C.用P、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

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解析:A选项正确,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原因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中,并表达了S型细菌的遗传性状;B选项错误,搅拌的目的是让未侵染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分离噬菌体外壳和细菌;C选项错误,用P、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上清液中;D选项错误,若用无放射性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答案:A

7.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具有多样性或特异性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基因的多样性 B.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基因的特异性 C.一个含2 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

1 000

35

32

35

35

32

35

1 700

D.人体内控制β-珠蛋白的基因由1 700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种

解析:β-珠蛋白基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β-珠蛋白所特有的:任意改变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后,合成的不一定是β-珠蛋白。 答案:D

8.经过对某生物体内的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 )

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 B.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含RNA C.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D.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链的

解析:由题干数据可知,该生物体内嘌呤数≠嘧啶数,则该生物体内的核酸或者都为单链,或者既有双链也有单链,但肯定不会只含双链DNA分子。 答案:C

9.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2 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共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 A.6 000个

B.9 800个

3

C.4 200个 D.1 800个

解析:整个DNA分子中含有的A+T的比例为30%,那么A=T=15%×4 000=600(个)。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所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600×(2-1)=4 200(个)。 答案:C

10.将用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 ) A.1/21/2 C.1/21/2

n+1n,n+115

15

15

14

15

3

n,nB.1/21/2D.1/2

14

n,n-1n

n-1,n1/2

解析:将用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可形成2个DNA分子,2

条单链,含N的单链为2条,含N的DNA分子为2个。故后代中含N的单链占

n+1

15

15

15

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为2/2

-1

=1/2,含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2/2=1/2

n15nn。

答案:B

11.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 17.1% C.18.7% 31.3%

B.17.1% 32.9% D.31.3% 18.7%

解析:G和C占全部碱基的35.8%,那么A和T占全部碱基的64.2%,两条互补链的碱基总数相同,而且A和T的总数相同,那么每条链之中的A+T都占该链的64.2%,同理G+C占每条链的35.8%。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 9%和17.1%,那么A与G分别占31.3%和18.7%,因为A与T互补,C与G互补,所以此链中A与G的比例,就是另一条链中T与C的比例。 答案:D

12.如下图为细胞内某基因(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5

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B.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

C.DNA聚合酶催化连接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组成元素有C、H、O、N、P,A正确;在双链DNA分子中,A=T,T也占全部碱基的20%,由于A+T+G+C=100%、C=G,得出C和G各占全部碱基的30%,所以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B正确;DNA聚合酶催化连接①部

14

15

4

(暑假一日一练)2020年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og579zfst5uqa87qzsz8c83h0epg60168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