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作者:黄娟
来源:《南北桥》2016年第08期
【摘 要】在素质教育教学体制实施过程中,强调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发展,所以德育也就成为各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历史教师,本文主要从初中历史教学的角度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德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21
历史,通俗意义上来讲可以看作是当前时代中对于过去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所发生的一切事件的统称,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在时间的变迁过程中,人们就习惯于用口耳相传方式记录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的历史,而文字出现之后,历史则直接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保存下来。通过历史人们可以了解到过去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为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而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在发展进程中积攒下了无穷的智慧结晶,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我国自初中阶段开始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呈现出来。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开展,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被重新定位,尤其是初中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仅仅将知识教学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还要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素养的培养作为日常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而作为教师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对于数理化这一类以客观性内容为主导的学科来说,政史地这一类的科目在学生三观和个人素养的培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对较大的,尤其是记录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学科,在教师开展基础德育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以下我将讲解自身的教学体会,具体针对初中历史的德育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的对外开放不断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今的初中生的成长环境充斥着“外来品”,这些商品和文化方面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愉悦的同时,也会对人的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正处在身心成长过程中的初中生来说,影响更是呈现加倍效果。最显著的体现是现在很多初中学生更认同资本主义文化,向往欧美生活方式等等,这就导致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大大削弱,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历史知识的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