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
(3)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C.逆向思维法
B.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型法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3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12分)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 s内位移为6 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内位移为2 m,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所用的时间.
21.(11分)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以2m/s的速度匀速斜向上运行,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30°。
现把质量为10kg的工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底端P,由传送带传送至顶端Q,已知PQ之间的距离为4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2
,取g=10m/s。 2(1)通过计算说明工件在传送带上做什么运动?
(2)求工件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
22.(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B=1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 kg的货箱A放在木板B上.一
根轻绳一端拴在货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已知货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重力加速度g取10 m/s.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货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 (1)绳上张力T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sin37°=0.6,cos37°=0.8)
2
参考答案
22.[解析] (1)对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四个力作用.分解绳的拉力,根据A物体平衡可得
FN1=mAg+Tsinθ f1=Tcosθ f1=μ1FN1
μ1mAg
联立解得T=
cosθ-μ1sinθ代入数据得T=100 N.
(2)对B进行受力分析,受六个力的作用. 地面对B的支持力FN2=mBg+FN1 地面对B的摩擦力f2=μFN2 故拉力F=f1+f2=200 N.
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
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2、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倘若兔子受到的冲击力大小为自 身体重2倍时即可导致死亡,如果兔子与树桩的作用时间为0.2s, 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速度可能是:(g=10m/s) ( ) A.
.2.5m/s C.3.5m/s
.4.5m/s
v/(m?s) 5 -12
3、质量为lkg的小球从空中某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 )
A.小球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为0.80 m B.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90m C.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
面相碰后弹到空中g=l0m/s
t/s
2
则
0 -3
0.4 0.8 D.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2m/s
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着两个物体,其间用一根不能伸长的细绳相连,开始时B静止,A具有4kg·m/s的动量(令向右为正),开始绳松弛.在绳拉紧(可能拉断)的过程中,A、B动量的变化可能为( ) A. ?B. ?C. ?D. ?ppppA??4kg?ms,?p?4kg?ms
BvBAA?2kg?ms,?p??2kg?ms
BA??2kg?ms ,?p?2kg?ms
BA??p?2kg?ms
B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
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