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 物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葡萄糖 B. 组成DNA、磷脂和ATP的元素不同
C. 饮食中过多摄入胆固醇容易造成血管堵塞
D. 细胞中组成核酸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相等
2. 下列有关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胶酶能分解果肉细胞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量 B. 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细胞膜,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C.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经过酶工程改造的产品 D. 含酶牙膏中的酶可以分解细菌,使牙齿亮洁
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上
B. 光合作用产生的[H]可直接作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原料 C. 线粒体内膜折叠增大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
D. 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合成有机物
4. 下图甲~戊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显微照片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
)
戊
A. 从图甲所示状态到图乙所示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 B. 图丙中的染色单体数和染色体DNA含量均与图戊相同 C. 图丁中的染色体比图戊更为分散,更便于观察
D.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从甲依次进入丙、戊、丁、乙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 5. 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化可使细胞器数目发生改变 B. 分化可使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 分化可使细胞数目发生改变 D. 分化可使器官功能发生改变 6.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B. 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是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 C. 细胞凋亡是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 D.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7. 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来标记噬菌体 B. 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C. 将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搅拌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D. 该实验表明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给子代的
8. 右图是一段DNA分子平面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能表示脱氧核苷酸的是④ B. 该段DNA分子中含有8个氢键
C. 每条链上相邻两个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D. 以该片段为模板复制一次需要8个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9. 海岛上多年前单一毛色的某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A1)、白色(A2)和黑色(A3)三种毛色的种群。A1、A2、A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黄色基因纯合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鼠群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 多年前单一毛色的鼠种群只可能表现为白色或黑色 C. 不存在两只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 D. 黄色鼠交配,子代中出现黄色鼠的概率为2/3
10.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B. 转录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共同起作用
C. 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D. 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仍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11.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 γ射线处理使染色体上部分基因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 利用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 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染色体变异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法 12. 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属于反馈调节 B. 胰腺分泌胰液受神经和促胰液素的共同调节
C. 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 垂体细胞的表面有多种激素的受体
13.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适时打顶去心,促进棉株开花结实 B. 新摘未成熟的红柿,放入木瓜去除涩味 C. 水稻感染赤霉菌后,出现植株疯长现象
D. 禾谷类作物和豆科植物轮换种植,提高土壤肥力
14. 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的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A. a、b、c种群呈“J”型增长,d种群呈“S”型增长
B. 更换培养液只改变了营养物质的浓度,进而影响了酵母菌的生长 C. 随培养液更换周期延长,酵母菌种群的增长率增大
D. 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未经染色的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高 15.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将DNA溶于0.14 mol· L1 NaCl溶液,过滤后取滤液继续提取DNA B. 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效率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要高 C. 制得的葡萄酒酸味较重,发酵装置漏气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D. 将酶制剂加入普通洗衣粉制成加酶洗衣粉,运用了固定化酶技术
16. 右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为农作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 该系统通过建造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C. 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该系统食物链越长,人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就越多 17.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建表达载体时需要在目的基因前加上起始密码子
B. 农杆菌转化法可以将目的基因随机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C. 标记基因中不能有限制酶的识别位点以防止其被破坏而失去作用 D. 导入人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可直接生产出有活性的人胰岛素 18.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织培养中的材料和用具都要经灭菌处理,全程需无菌操作 B. 利用发酵罐大量生产细胞代谢产物,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 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目前常采用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的技术 D. 动物细胞悬液制备过程中,用胃蛋白酶处理时要注意控制时间 19.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B. 从附睾中采集的精子直接与成熟的卵子受精,可提高体外受精的成功率 C. 对桑椹胚或原肠胚进行分割处理,可培育基因型相同的新个体 D. 受体母畜必须经过免疫学检验,以防止排斥植入的胚胎 20.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中,转换高倍镜后应缩小光圈观察 B.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能清晰地观察到原生质层
C. 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使用煮沸的肝脏研磨液效果更好 D.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用BTB水溶液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1.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会出现两两配对的现象 B. 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 C.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D. 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22. 人类β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该基因存在多种突变类型。甲患者珠蛋白β链第17、18位氨基酸缺失;乙患者β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β链缩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患者的致病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B. 甲患者β链氨基酸的缺失是基因中碱基对不连续的缺失所致 C. 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 D. 通过染色体检查可明确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
23. 右图为人体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正常情况下,肝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为0.8~1.2 g·L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