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一、查漏补缺:(10分)
1、重力 竖直向下 2、东 太平 3、零刻度 4、地球引力 5、6400 4万 6、 纬线 赤道 二、珠海拾贝:(12分)
1、B 2、C 3、B 4、A 5、B 6、A 三、明辨是非:(6分)
1、× 2、√ 3、√ 4、 √ 5、× 6、√ 四、自然探秘:(6分) (1)地球仪
(2)太阳的东升西落
(3)月食时,被遮挡部分的边缘是弧形的
(4)海边行驶的船只,先看见帆或桅杆,后看到船体 (写3条即可) 五、读图题:(6分)
答:1、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2、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环,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再挂钩处挂上重物,把重物提起,注意不能让挂钩的上部卡住测力计的底板,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读书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力时不可超过该测力计的最大数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4、不用刻度已被损坏的测力计。5、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六、实验探究:(10分)
猜想: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实验方案:
1、用一根细线拴住钩码,吊在铁架台上,用火柴把细线烧断,钩码会落回
地面。
2、用手托住一木块,松手,木块会落到地面上。 3、用手拍皮球,球弹起很高,但总会落回地面。
(答案不唯一)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查漏补缺:
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 )的性质。 2、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是沿( )传播的。
3、由于( ),所以会发生筷子“折”了、鱼变大了和海市蜃
楼等现象。
4、遇盐酸冒泡的是石灰岩和( )。
5、地球仪上,连接两极的线叫( ),它指示南北方向。 二、珠海拾贝:
1、我们做 “小喷泉”实验,主要是利用( )热胀冷缩现象。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2、下列自然土壤中,最肥沃的是( )。
A、沙质土 B、红壤 C、黑土
3、彩虹一般不会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这是因为( )
A、空中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 B、自动消失 C、小水滴太小 4、使用测力计时,要把指针调到( )。
A、随意 B、1刻度 C、零刻度 5、汽车后视镜是(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6、力的单位是“牛顿”,用( )表示。 A、℃ B、ml C、 N
7、( )青灰色或褐色,颗粒很细,硬度大,遇盐酸冒泡。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三、明辨是非:
1、将红光、绿光、蓝光混合在一起,会产生浅蓝光。 ( )
2、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 ) 3、乒乓球瘪了,用热水烫一下,它会恢复原状,这说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 的性质。 ( ) 4、偏振片能过滤掉物体反射过来的强光,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 5、岩石经过不断的风化最终将变成沙子。 ( ) 四、实践与操作:
1、研究土壤成分时,我们借助的仪器有( )、( )、( )等。 2、加热的方法检验土壤成分时,开始加热冒出的“热气”是( ),这说
明土壤中含有( ),继续加热看到土的颜色变浅,同时还会闻到有( )气味。
3、通过实验研究,土壤中含有( )、( )、( )、( )等物质。 五、学以致用: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采集了一些岩石, 打算制成标本保存下来,怎样制作?请你帮帮他们吧!
六、实验探究。
光在空气中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期末测试题
一、查缺补漏:(5分)
1、热胀冷缩 2、直线 3、光的折射 4、大理岩 5、经线 二、珠海拾贝:(14分)
1、A 2、C 3、A 4、C 5、B 6、C 7、A 三、明辨是非:(5分)
1、× 2、√ 3、√ 4、 √ 5、 √ 四、实践与操作:(10分)
1、酒精灯 烧杯 滴管(玻璃棒、三角架都可以) 2、水蒸气 水分 烧糊
3、水 砂 黏土 腐殖质(空气、无机盐) 五、学以致用:(8分)
(1)制作标本盒,用硬卡纸把内部分隔成5厘米×5厘米左右的方格。 (2)将岩石砸成与标本盒大小相近的小块,洗净、晾干。 (3)裁些小纸条,写上岩石的名字,作为标签贴在岩石上。
(4)将贴有标签的岩石放入小方格内,按顺序排好,便做成了岩石标本。 六、实验探究:(8分)
猜想: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实验方案:
1、用纸卷一个直径比眼睛稍大的圆筒,闭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先通过这个筒看灯光。(也可看蜡烛,或者看某一观察点,如黑板上的字)。 2、将纸筒的前端弯折后继续观察同一个灯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