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力图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此做法认为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于本企业产品的需要都不存在差异。无差异市场策略的优点是:便于大量生产,生产成本低,管理简单。缺点是:不能满足差异性市场需求,因而丢掉一部分市场。 2、差异性市场策略
这种策略是指企业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然后针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出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分别满足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优点:满足市场差异性要求,有利于扩大市场,增加总销售量,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缺点:由于产品品种和营销组合多样化,生产和经营费用较高。 3、密集性市场策略
这种策略是指企业在多个细分市场中,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实行专业化生产和销售,此策略的目的是在较小的目标市场上集中力量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优点:企业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扬长弊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实行专业化生产,节省费用。缺点:由于目标市场比较单一和窄小,一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企业可能陷入困境。因此,风险较大。
六、生产运作模块
1、 根据总需要量、预计到货量、订货提前期等已知条件,试确定现有数、净需求量和计划
发出订货量。(MRP)P303-P308
2、 试述如何建立一个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系统?
1)在岗培训 2)离岗培训 3)自我教育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还设计到培训的需求调查、培训评估,特别 是技术类课程设计更与企业密切相关。
3、试分析“推动式”和“拉动式”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
推动式生产是指按照MRP的计算逻辑,各个部门都是按照公司规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上工序无需为下工序负责,生产出产品后按照计划把产品送达后工序即可,这种方式称之为推动式生产。
在推动式生产方式下,生产控制就是要保证按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每一工序的员工注重的是自己所在工序的生产效率。在推动式系统中,各个工序之间相互独立,在制品存货量较大。传统上企业一般采用的都是推动式生产系统。
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对于最终产品的生产进行分解,将相应的生产任务和提前期传达给各个生产部门。最后细化为每个零部件的投入产出计划和相应的定购计划。而对于各个部门而言,需要按照计划组织生产,生产结束后将实际完成情况汇报给计划部门,同时将完成品送往工序上的下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总体的生产是一种从工序上最初的生产部门向工序最终生产部门的一个“推动”的过程。然而,推动式生产方式不符合 准时生产方式 (零库存) 的要求,以准时生产方式的视角来看待,推动式生产方式会产生很多重大“浪费”。拉动式生产是丰田生产模式两大支柱之一“准时生产(Just In Time)”得以实现的技术承载。这也是大野耐一凭借超群的想象力,从美国超市售货方式中借鉴到的生产方法。相对于过去的推动式生产,前一作业将零件生产出来“推给”后一作业加工,在拉式生产中,是后一作业根据需要加工多少产品,要求前一作业制造正好需要的零件。“看板”就是在各个作业之间传递这种信息、运营这种系统的工具。 与拉动式生产相对应的是推进式生产。在推进式生产中,每一工序都根据生产计划,尽其所能地生产,尽快完成生产任务,不管下一工序当时是否需要。传统的生产系统一般为推进式生产,推进式生产将造成物品的堆积。
4、“ERP”理论(企业资源计划)的变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1)基本MRP阶段(MRP)
特点:在传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时间分段和反映产品结构的物料清单BOM,较好地解决了库存管理和生产控制中的难题,即按时按量得到所需要的物料。 2)闭环MRP阶段(CL-MRP)
特点:?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运行(或执行)伴随着能力与负荷的运行,从而保证计划是可靠的。?能力的执行情况最终反馈到计划制定层,整个过程是能力的不断执行与调整的过程。
3)MRP-II阶段(制造资源计划)
是一个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计划和控制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集成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并使之畅通的动态反馈系统。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都伴随着资金流通的过程,MRP-II通过对企业生产成本和资金运作过程的掌握,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和生产计划,因而可以得到更为可行、可靠的生产计划。 4)企业资源计划(ERP)
ERP是MRP-II的下一代,是为了“打破企业四壁的局限,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应链,实现供应链制造”。ERP的管理范围涉及企业的供需过程,是对
供应链的全面管理。
5、为什么说“JIT”是一种理想的生产方式? 有2个原因。
一是因为它设置了一个最高标准,一种极限,那就是“零”。实际生产可以无限地接近这个极限,但却永远不可能达到。有了这个极限,才使得改进永无止境。
二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的途径,即降低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降低库存??..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七、经济法模块 1、 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1)、概念:
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后,在法定期间内未向侵权人主张权利或未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保护其权利,即丧失了请求法院以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制度。 不丧失起诉权(可以提起诉讼) 丧失胜诉权(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不影响债权人的实体权利(债权关系仍在)
? 【单】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正确的是(C) ? A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 B 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 C 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
效的进行
? D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 甲公司向乙银行借100万,于2009年1月1日到期未能偿还,乙银行一直未向甲公
司主张权利;2010年6月1日,乙银行所在地发生洪水,影响期间2个月。根据规定,乙银行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B ) ? A2009、1、1——2010、1、1 ? B2009、1、1——2011、1、1 ? C2009、1、1——2011、2、1 ? D2009、1、1——2011、3、1
? 2010年1月1日,甲拒绝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10
年12月1日,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个月。根据《民法通则》,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C ) ? A 2010、1、1——2011、2、1 ? B 2010、1、1——2012、2、1 ? C 2010、1、1——2011、3、1 ? D 2010、1、1——2012、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