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意。
3.积累名句,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2.学生反复诵读,联想与想象结合,品味诗词曲的音韵美、意境美。 3.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阅读、欣赏古诗词的兴趣,从诗词中汲取古人的精神营养,感受诗词曲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教学难点
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好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从古至今,战争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与战争有关。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从军多年,对边疆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因而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他的诗气势豪迈,色彩鲜明,风格多样。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代表作有《岑嘉州集》。
辛弃疾,见第12课“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过零丁洋》和《正气歌》是他最为人所认识和称道的两首诗。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
豪放著称。代表作有《三事忠告》(《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三书之合集),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2.背景资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间。天宝十三年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第二年阳春三月),被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建功立业之地。每当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诗人都会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过零丁洋》:文天祥于宋末帝赵祥兴元年(1278)被元军所俘。次年,文天祥过零丁洋(即“伶仃洋”,今广东珠江口外),写了这首诗。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因关中旱灾,他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他在这个过程中亲睹了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就是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3.知识链接
散曲,在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散曲从结构上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特点:(1)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2)不同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4.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冢(zhǒng) .羹(gēng) .岑参(cén) .锦衾(qīn) .羌笛(qiāng) .
万兜鍪(móu) .惶恐(huáng) .
踌躇(chóu chú) ..
雉(zhì) .饴(yí) .狐裘(qiú) .瀚海(hàn) .掣(chè) .
寥落(liáo) .
潼关(tóng) .宫阙(què) .
??累???
(2)通假字
冢累累累赘劳累
??
柏???
松柏柏林
不知饴(yí)阿谁(“饴”同“贻”,送给) (3)古今异义词
?古义:拉开。例:将军角弓不得控。?.
控???今义:控制。
(4)一词多义
?将军角弓不得控能够?.得??广厦千万间得到?安得.
(5)词类活用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名词作状语,在中军帐里) ..②去时雪满天山路(形容词作动词,铺满)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控:拉开。 饮:宴请。 掣:拉,扯。 坐断:占领,占据。
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2.重点句子翻译
(1)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舂罢谷子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坚冰,惨淡的愁云凝滞,长达万里。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太多了。往事漫长而悠远,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向东,奔流不息。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被狂风吹散的柳絮;自己一生动荡不安,恰似被骤雨击打的浮萍。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四、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什么诗? 答案示例:叙事诗。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示例: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一句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漫天大雪中边塞的壮丽景象。第二层(中军置酒饮归客到最后一句):写送别的场面,简略而有情味。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十五从军征》中“十五”“八十”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示例: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2.《十五从军征》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是通过哪些诗句体现出来的?
答案示例: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是通过“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体现出来的。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怎样描写军营的苦寒生活的?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诗人写军营生活的苦寒,主要从侧面抓住典型事物,而且不断变换角度来写。由夜晚帐内“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到白天帐外“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再到“瀚海阑干百丈冰”,最后又写到辕门外“风掣红旗冻不翻”。作用: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这首诗气势雄壮、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生发的无限伤感。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赏析“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答案示例:写老兵的行动和内心世界。这一具体形象的描绘,极深刻地写出了老兵无以言状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2.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答案示例: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1.《十五从军征》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答案示例:诗歌通过叙述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