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6:15: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湘教版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1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一、解开地理之迷:

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 5 世纪《易。系辞》 西方:公元前 2 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 《地理学》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

让我们走近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 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

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 第二章 第一节

地球的面貌 认识地球

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地理与农业生产 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

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

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学习基 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 4700 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 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 1,分母大,比例尺小 (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 (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6371 千米; 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三、 地球仪

1、 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

纬线;经度;纬度

2、 纬线与经线

概念

起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 向 纬 与赤道平 以赤道 圆圈 半球:不相等 东西方 线

行环绕地 为起点 (除极 全球:度数相 向

球仪一周 点外) 同的纬线长度 的圆圈 相等 经 连接南北

以本初 半圆

所有的经线都

南北方 线 子午线

两极并垂 相等

直于纬的 弧线

变化规律

起点度 北纬南纬东经

数 从赤道向南 赤道为 向北逐渐增 0°

纬以南为南纬

从本初子午

本初子

为起点

最小值与最大

3、经度与纬度

西经

0°与 90°

赤道以北为北

纬 度

0°与 180°

本初子午线以 大比例尺 范围小 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

范围大

内容简单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 1/1000 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 —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午线为 东为东经以西

线向东向西 0°

为西经

逐渐增大

4、重要的经纬线: (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旧址,经度起点线 (2)180°经线:只有一条

(3)西经 20°和东经 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 分界线

(5)北纬 23.5°与南纬 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6)北纬 66.5°与南纬 66.5°:北极圈与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第 1 页,共 20 页

湘教版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2

(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

6、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

20 度向东到东经 160 度为东半球,西经 20°向西到东经 160°为西半球

7、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 180°,符号相

反。

三、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第二节

一、 海陆分布大势: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71 %/ 29% );

无论怎样把地球分成出两个半球,都是水半球面积大于陆半 世界的海陆分布

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

二、 海底地形

大陆架:坡度缓,水深在 200 米以内 大洋中脊:新海洋诞生的地方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海沟: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 三、 学看地形图

1、 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 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图 球面积

二、 七大洲和四大洋

1、 几人概念: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洋;海;海峡; 2、 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及印北

3、 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

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4、 绘制海陆轮廓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一、 陆地地形

1、 海拔与相对高度:两者的概念与计算 2、 五种地形的比较 地 大致 地表 地表形态 世界之最

形 海拔

形态 不同点

类 共同 型 点 平 200 地面 海拔较低

亚马孙平原

米以 起伏 下

高 500 海拔较高边缘

青藏高原 原 米以 较陡峻

(高) 上 巴西高原 (大) 山 500 地面 海拔高坡陡谷

科迪勒拉山

地 米以 崎岖 深

系 上

不平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

山系 丘 500 海拔低相对高 ———— 陵 米以 度小于 200 米

————

下 — 盆 海拔 四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

地 不定

3、 世界两大山系:(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科迪勒拉

山系(落基山和安第斯山)

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 五种地形类型的表示图

4、 颜色与地形:黄色——陆地,蓝色——水域,绿色—

—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高原,长条形黄色或 棕色——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

5、 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

处凸

6、 坡陡处等高线密集,坡缓处等高线稀疏 7、 如何利用等高线爬山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一、 地表形态变化: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 海不断缩小

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

二、 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和假说内容(P33)

三、 板块构造学说:(P35)1、内容:3 点 2、六大板块名称

与分布 3、解释了大陆漂移

四、火山和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喜马 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

1、 总数:65 亿

2、 增长:18 世纪以前增长缓慢,18 世纪以后增长迅速。原因:

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寿命延长。 3、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 三、 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

1、 分布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原因: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

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区

2、 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

美洲的东部

3、 四大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

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四、 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1)、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种污 染和灾害

(2)、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

第 2 页,共 20 页

湘教版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3

2、人口增长过慢所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 老龄化等

3、对策与出路: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 发展相适应。

4、城市人口比重(P43)

5、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 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迁移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第五节

世界的聚落

一、 聚落的形态

1、 聚落的概念与类型:城市和乡村 2、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名 概念 人口 交通 称

一、人种的概念与种类(P45)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二、三大人种的比较和分布 人种 黄色人 种 白色人 种 黑色人 种

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

一、世界的语言 1、总数:2000 种

2、联合国六大语言及分布: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 语、阿拉伯语 语言 汉语 英语 法语 俄语 西班牙 语

阿拉伯

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

分布地区和人数

中国和东南亚(使用人数最多)12 亿 英、美、澳、印、菲等(使用最广)4 亿 法国 俄罗斯 西班牙及南美洲

天等

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天气预报:报气温和降水;中央电视台:卫星云图—天气形 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五、天气与气候 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 世界的宗教

一、 气温 1、 概念与单位

2、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巴勒斯 坦 沙特

公元 1 世纪 公元 7 世纪

欧美及大洋

洲 亚洲西部东 南部、非洲 北部和东部 中国西北部 东亚、东南

6 世纪

(1)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B 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C 南半球等温线平直;D 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外表特 征 P45 阅 读文

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 的因纽特人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南部 及大洋洲

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部分地区 分布地区(P45 和图 3-8)

城 市 乡 村

P51 P52

多且 集中 少且 分散

道路多且 宽便利 道路少且 窄

非农产业如工业 服务业等 农业为主

高且密 集 矮且分 散

经济活动

建筑物

及斯里兰卡

3、 乡村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4、 乡村演变成城市的各个阶段的外表景观的变化(P52 图) 5、 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沿河沿湖;

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平原和山麓地带 6、民居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53)

7、湿热地区——双层结构、屋顶倾斜(坡形屋)、人住上层 寒冷地区——墙厚窗小、双层玻璃 炎热干旱地区——屋顶平(平顶屋)、窗小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文化遗产的类型: 2、保护措施:(P54 第二段)

第四章 第一节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名称 天气 气候

概念 P57 P57

时间 短 长

稳定性 不稳定 较稳定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

二、天气符号:P58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阴

低(P61)

(2)一月平均气温分布(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最热月) (P62、P63)

(3)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3、气温的测定:一日 4 次;日均温(除以 4),月均温(除以月

搜索更多关于: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的文档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oy0k3afo35136q5t3t485bn78ar7y00cj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