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民政大数据平台整体解决方案V3.0
借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府服务性工作,强化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的社会建设方向。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同时,也为了响应我市当前的工作重点任务要求,需要进行全面的民政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1.6.2 解决我市民政信息化混乱、业务系统小和杂,不能形成合力切实解决民政业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的问题
与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加强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作开展要求,不能够相匹配的是我市民政信息化相对较为薄弱的现状。
主要体现在:民生保障(如社会救助等)、社会管理(如社会组织、社区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不足;以服务为本(如社区服务网络等)的信息化建设缺失;民政信息化建设基础相对薄弱,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总量少,软件应用范围小;资源相对分散,效率不够高,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我市民政信息化混乱、业务系统小和杂,不能形成合力的现状,无法切实的解决我市民政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如:政务工作人手不足导致政务服务职能的严重不到位,信息共享难带来的具体业务工作效率低、准确率难以保证,进而带来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严重受到影响等一系列切实关系到政务工作开展、政务工作效果的实际问题。
因此,迫切要求进行全面民政信息化建设规划,以提高政府服务职能、切实解决我市民政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1.6.3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信息化建设
民政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民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民政工作的好坏,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民的满意度,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因此,
17
智慧民政大数据平台整体解决方案V3.0
着眼未来的民政全局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工作。
1.6.4 在加强社会管理大背景下,对实有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的有效管理的需要
在加强社会管理大背景下,对实有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的有效管理成为了当前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建设信息准确的、覆盖全面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库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而民政掌握着相当重要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资源(如婚姻登记信息、死亡信息、社会组织/团队信息、行政区划信息等),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这些资源在我市的共享利用成了当务之急。
1.6.5 是创新政府工作模式,提升政府公众形象,加快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需要
随着全国社会经济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公众的社会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急需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公众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1.7 项目建设原则
一、立足全局,加强协作
民政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要和民政部及省政府的信息化规划、电子政务建设进程、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相衔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要和信息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和原有的规划思路、已有的信息资源相叠加,减少浪费,实现多快好省。
二、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民政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化要按照“一盘棋”的思路整体设计,紧密围绕民政业务的服务对象,深入分析民政业务之间的内在关联,制定信息化规划,设计可操作的技术架构;要从重要性、紧急程度、实施条件成熟度三个方面综合评估,合理安排建设计划和资金投入,分步有序实施,形成积累,逐步完成建设目标。
18
智慧民政大数据平台整体解决方案V3.0
三、突出应用,强化服务
民政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化要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应用,面向公众,围绕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发展创新,发挥社区作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钮带作用,实现业务社会化多方协同、数据社会化适度共享、资源社会化一体整合,开创“以政府为主导、以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为中心,社会组织、社会福利机构、社区、社会工作者全面协同参与,信息大共享、资源大整合”的民政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新格局。
第2章 需求分析和理解
2.1 项目建设需求
2.1.1 民政政策及业务发展需求
随着国家建设民生社会力度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需求的民政政策和工作要求越发提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
要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相衔接的社会保障网络;要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范围;要统筹考虑、通盘安排,逐步建立以城乡低保、灾害救助、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住房、教育、临时救助为辅助,与XXXX市“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立体式的社会救助体系。
? 在社区管理服务方面
要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群团参与、居民自治、社会互
19
智慧民政大数据平台整体解决方案V3.0
动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要强化民政部门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牵头作用;社区建设要实行分类指导,农村社区要按照“四有一责”的要求加强建设,城市社区要加快推进“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模式;要抓好和谐社区创建,推动各地加大工作力度;要抓社工资格认证,解决社区无人办事的问题;要大力提升社区资源整合,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信息网络整合各方面资源。
? 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
要着力构建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要建立社会组织党工委,扩大社会组织党的工作的覆盖面;要争取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市级社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社工培训和建立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平台。
? 在社会工作方面
要着力构建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社会工作体系。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相关研究,首要的是厘清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等相关概念,并摸清我市底数;要尽快出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长效机制;要探讨开展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培养更多的社会工作人才。
? 在救灾救济能力方面
必须坚持减灾与救灾并重、应急与常态并举,注重打基础、谋长远,重点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法制、推进救灾应急体系建设、提高救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