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说课稿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它选自中等职业教育电类专业系列教材—《电子技术基本》第二版中的数字电路部分第十章的第一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分析、说学法分析、说教学设计和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作用和地位: 作用:
1.对前面所学的逻辑电路图、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以及
逻辑代数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2.为后续编码器、译码器等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学习奠定
基础。
地位:
3.明确电路设计方法,体会知识点内在联系及在实际中的应
用。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知识目标:
1.熟记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3.学会分析一般的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和能设计一些
简单的逻辑电路。
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说课稿
依据:本节内容的知识点
能力目标:
1.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依据: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知识到技能的培养原则。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习惯。
2. 培养合作精神,增强专业学习自信心和求知欲。 依据:列举生活的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应用的例子,如表决器、交通灯故障报警电路等,通过对专业知识实用性和生动形象的教学达成情感目标。
(三)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处理:
依据: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实际情况。
处理方式:讲解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步骤,逐步来实现对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思路和步骤。 教学难点:
1.用逻辑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实际问题。 2.如何获得最简的函数逻辑表达式。
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说课稿
依据:电路实用性特点和教学大纲。 二、 教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1.具备逻辑代数基础知识的能力,对逻辑门电路有一定的认识。
2.自学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浓。 3.思维活跃,分析问题能力不强。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效果:调动积极主动性,体现主体地位,突破重点,掌握难点。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三角板
特点:直观、生动。
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依据:职业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取向。
三、 学法分析:
类比迁移法:学生自己或者通过合作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
自主探究法: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与掌握,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识:
复习前面所学的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符号、逻辑函数、
3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说课稿
逻辑功能。
(二)教学导入:通过提问—激发解决问题方法—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以旧引新。
(三)分析一般方法:
1.在这里提问学生分析组合逻辑任务是什么呢?
2.学生参照书上资料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出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任务。
3.在得出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任务之后,自然就得到分析组合逻辑电路一般方法的第一步。
4.在得到第一步之后类比前面的知识之后,知道了要对逻辑表达式要进行化简。自然就得到了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第二步。
5.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真值表的分析,知道了真值表可以很好的表示出来输入与输出的逻辑关系。这就是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第三步。
6.真值表表示了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我们还要用文字进行表述。这就是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第四步。
7.在这每步讲解之后,我会设计一个题目,就同学们针对这个方法进行运用、练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讲解例题:设计一个四个与非门组成的电路,了解让的逻辑功能。如: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