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公示稿)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2:33: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港口区、锚地区、航道区:主要有梅山港、崖州中心渔港/游船港、南山港、凤凰岛邮轮港、铁炉港等处的港口区,周边锚地,以及由港口区至开放海域的航道。该区域内应首先保障港口使用和交通要求,保障航道畅通,不得进行影响船只停泊、航行的其它活动。

海底管线区:主要位于梅山港、南山港至开放海域,以及海坡肖旗港--西岛--东岛、海棠湾中部--蜈支洲岛等线路。在该区域内应优先保障海底管线安全,不得进行可能有损海底管线设施的活动。

风景、度假旅游区:主要位于海棠湾,亚龙湾局部,大三亚湾(包括大小东海、三亚湾、天涯海角、红塘湾、南山等处),崖州湾等海域。是三亚海上旅游活动集中开展的区域,重点发展海洋观光旅游、游艇旅游、海上运动旅游等,不得进行捕捞、养殖、采礁等与旅游无关的活动。该海域内的一切活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区内任何规划建设必须经过相关各部门严格论证和批准,都应采取环保、节能技术,原则上应达到零排放标准。

养殖、增殖区:主要位于崖州湾西南、南山以南、海棠湾北部部分海域等,在保证不影响优良环境的前提下,可结合海洋经济进行养殖增殖等活动,同时可结合旅游积极发展海洋产业观光、体验、参与等特色旅游活动。

岛屿:岛屿开发要根据环境容量严格控制旅游设施建设规模,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风貌。在西岛、蜈支洲岛适量建设高端旅游度假接待设施。

4.3滨海旅游交通规划

(1)发展总目标

强化滨海旅游交通系统网络建设,支撑以滨海旅游带为核心的“山海相连,指状生长”市域旅游空间发展,促进三亚滨海核心岸线的旅游开发,全面推进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的实现。

(2)滨海交通组织模式

以枢纽为核心协调组织旅游交通、城乡交通与城镇内部交通。通过强化专业化旅游公共客运系统建设,打破单一公路运输模式下的滨海旅游交通格局。合理利用沿海岸方向有限的交通通道资源,实现“从城市到旅游”的层次化交通组织。强调体现休闲度假氛围的滨海旅游走廊与空间打造,并逐步推进山区乡村旅游与海上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

(3)滨海现代有轨电车系统

规划期内在大三亚湾核心地带,规划布设滨海有轨电车系统:

主线布局:沿滨海道路通道布设,自西向东串联南山、三美湾、红塘湾、天涯海角、三亚湾新城、活力中心、阳光海岸、鹿回头及大东海。线路全长约40公里,道路布局方式采取靠海岸方向的单侧布局形式。

在主线设置基础上,从凤凰镇起沿机场衔接道路通道布设连通机场的有轨电车支线通道,并结合机场服务需求特征灵活开行支线服务。

在规划期内,结合对三亚邮轮港区和中心城区连接田独、亚龙湾及海棠湾的快速客运系统规划建设的考虑,对迎宾路(凤凰路-田独段)、海榆东线(大东海-海棠湾段)、亚龙湾入口道路等实施快速客运系统建设通道预留,即在保持15米走廊空间基础上,主要考虑对两侧现状及规划建设的影响,适当增加两侧建筑后退红线的控制。

4.4大三亚湾

(1)大三亚湾范围

大三亚湾西起南山,东至鹿回头半岛,南面为南山至鹿回头半岛之间广大水域,北至山区前,水陆面积合计约500余平方公里。是市域及滨海地区的重点发展地区。

(2)主题定位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美丽客厅”。是三亚未来的中心,象征性、标志性景观场所,海南南部区域旅游服务中心。

(3)空间发展策略

由陆向海,塑造港湾;城市西进,打造中心。

加强海域价值的挖掘和合理利用,积极发展海洋旅游,打造大三亚湾“海上客厅”;强化海陆联系,沿海滨规划建设一系列港湾、码头作为陆海联系和转换的枢纽,成为海滨富有活力的标志性场所。

城区滨海一线向西沿三亚湾拓展,在与老城区良好衔接基础上,重点发展城市活力中心(现军用机场位置);天涯海角向西结合资源环境特点,发展红塘湾、三美湾等旅游组团或片区。

(4)重点旅游项目规划

特色港链:沿滨海一线结合旅游功能布局,规划建设和优化完善一系列港湾、码头,包括军港、国际邮轮(母)港、中心渔港、以及各类游船游艇港、码头等。港湾、码头等应与城市功能密切衔接,形成由陆向海的转换枢纽、活力场所,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旅游品牌。在环境敏感地区特别是河流入海口地区的港湾、码头的建设应避免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强调环境影响评估工作。

海上珠链: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可在近海海域规划建设展示三亚文化特质和精神的奇迹工程。可结合防浪固沙堤的建设,综合考虑生态、景观、旅游等因素,建设三亚湾的海上标志,规划建设应采取环保、节能技术,原则上应达到零排放标准。

大天涯旅游区:依托“天涯海角”文化品牌,结合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整合天涯海角景区、天涯镇、文门盆地等的自然、人文、民俗资源,规划具有文化内涵和综合功能的大天涯旅游区。结合海上珠链,规划以“海上天涯”为主题的标志性景观及活动场所;结合“五龙巷”更新,规划天涯镇成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风情旅游小镇;结合文门盆地资源环境和黎族风情,规划具有民俗文化风情和田园风光特色,以观光度假、高端接待等功能为主的旅游度假区。

5. 中心城区规划

5.1用地布局规划

(1)总体发展策略

发展城市新区,塑造城市新中心;疏解优化老城,完善旅游及各类公共设施;保护优化生态环境,营造风景旅游城市优美的风貌意境。

(2)空间布局原则

?明确方向。落实大三亚湾“城市西进,打造中心”的空间发展策略,打造城市中心和完善设施,保障重大旅游项目落实。

?分层布局。滨海一线地优先用于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二线地重点完善城市功能及公共服务设施;纵深地带结合乡村田园可发展主题旅游项目,并预留未来重大项目发展用地。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公示稿)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p9py0zxvv83hrt8bvdh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