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雅礼中学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二十)
高三地理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冻裂(林木)是指林木向阳面受冬季昼夜温度剧变致使树干纵向冻裂。在高寒地区的疏林地受害更重。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可降低产量和品质。 下左图为我国东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树木冻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上左图中M、N、T、S四地中林木冻裂灾害最严重处与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处的高差可能是( ) A. 400米
B. 600米
C. 800米
D. 1000米
2. 推测疏林地受害更重的原因是( ) A. 树干的庇荫状况差 C. 易受病虫害侵袭 【答案】1. B 2. A
B. 受冬季风影响大 D. 生长快,木质差
1
【解析】
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 【1题详解】
材料显示冻裂灾害主要发生在向阳面,图中四地中只有M位于向阳面。M地海拔在400~600米,而图中最高处海拔为1 000~1 200米,故两地高差介于400~800米。故选B。 2题详解】
疏林地由于枝干稀疏,故树干的庇荫状况差,昼夜温差更大,受冻裂危害更严重。故选A。
下图为美国东部地区某月13日天气形势示意图,14日,飓风中心向正北方向移动到华盛顿正东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 1月
B. 4月
A. 冷气团势力强 C. 距飓风中心近
5. 13日至14日,华盛顿风向 A. 由正西风转
西南风
C. 由偏北风转为西北风
C. 7月 D. 10月
4. 冷锋系统在甲城市附近停留时间较长,是由于
B. 受地形阻挡 D. 受暖流影响
B. 由西南风转为东南风 D. 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
2
【答案】3. D 4. B 5. C 【解析】 【3题详解】
图示月份海洋上有强盛
飓风天气,可以判断此时为夏秋季节;大陆受较为强盛的高压控制,且有明显的冷
锋活动,可以判断此时可能为秋冬季节。综合判断此时最可能为10月份,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题详解】
结合图中气压分布的轮廓形状可知,该冷锋位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受山地阻挡,冷锋向东移动速度缓慢;冷气团势力强,会导致其移动速度快,故A错误,B正确;距飓风中心的远近和暖流对冷锋的移动速度没有影响,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题详解】
由图可知,13日至14日,飓风中心由华盛顿东南方向逐渐移动至华盛顿正东方向。13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华盛顿指向飓风中心,并在北半球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为偏北风;14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华盛顿指向飓风中心,风向向右偏转为西北风,故华盛顿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北风,C正确, ABD错误。 故选C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的
B. 夏季
C. 秋季
6. 沙丘土壤水份最丰富的的季节是 A. 春季
D. 冬季
7. 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3
A. 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C.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答案】6. A 7. B 【解析】
B. 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D. 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
本题以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为载体,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2道小题,涉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植被的环境效益,考查学生的从材料和图示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虽然降水集中在夏季但蒸发量大,土壤中水分含量低,故排除B。我国西北秋季降水量少,以晴天为主,蒸发量大土壤干燥,故C错。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说明降雪量大且稳定,但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少,故D错。直到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融水下渗到土壤中,是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故A项正确。 【7题详解】
沙漠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沙较大,植被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B项正确。该地区水资源缺乏,沙漠中不适宜发展种植业,C错误。梭梭等植被量少,起不到增加降水,调节气候的作用,故A错,沙漠地区没有洪灾,故D错。
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敦煌莫高窟(40°N,94°E)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地处高大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大河谷。其所在的崖壁岩石由卵石和沙土胶结而成。下图是北京时间2018年7月26日7时30分拍摄的莫高窟照片。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莫高窟所在的崖壁的岩石类型是 A. 岩浆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D. 喷出岩
4
9. 根据图示柱子和柱影的相对位置,可判断莫高窟的窟口 A. 朝东
B. 朝西
C. 朝南
D. 朝北
10. 为了保护莫高窟,在其周边地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设置沙障 ②薄膜盖沙 ③植物固沙 ④水泥封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8. C 9. A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莫高窟所在崖壁的岩石由卵石和沙土胶结而成。可知该岩石的形成属于外力固结而成的,因此应该属于沉积岩,C对;岩浆岩的形成需要岩浆冷凝而成,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冷凝而形成的,喷出岩属于岩浆岩的一种,变质岩是其它类型的岩石在地表深处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AD错误;B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设问要求根据图示柱子和柱影的相对位置去判断窟口的方向,先要从柱子与柱影入手,物影和位相反,我们可以结合照片的拍摄时间判断出太阳大致方位。材料中给出的是北京时间7月份7时30分拍摄,而莫高窟所在地是94°E,可得出此时莫高窟的地方时,莫高窟位于东6区,北京时间为东8区区时,两个时区相差2小时,即莫高窟地方时为5时46分(5时30分+4*4)。结合当前的日期可知此时应该是在日出或日出不久(夏至日,40°N的昼长为14小时51分,推测该处日出地方时为4时35分左右),7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应从东北方向升起,所以此时太阳应位于东北至东方位之间,此时物影应朝向西南至西方位之间,根据柱子与影的关系,可知柱子应位于东北至偏东方位,窟口与柱子的外侧朝向(建筑物前)一致,所以莫高窟的窟口也应位于东北至偏东方位,根据选项可知应该是朝向东最合适,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莫高窟附近为荒漠地带,多沙漠,为了防止沙漠的扩大,选项中给出的四个措施都行,但注意关键字“合理措施”,设置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弱风力,截留水分,都可有效的减少沙丘的向沙障以外地区的移动,①符合;因当地为大河谷,所以可以通过植树种草进行固沙来减少沙漠扩张的影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