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保证 4 个区域达到某建筑公司的底线要求就是今年在区域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和底线目标。
2013 年,公司区域经营的发展战略和主要措施是: 1、确立区域经营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SC省为公司经营核心区域,TJ(BJ)、JS省、HN省为公司的经营重点区域。2013 年区域经营发展目标是:实现“三个某建筑公司第一、一个某建筑公司前三”,即SC省、JS省、HN省市场争取某建筑公司第一名,TJ市场进入某建筑公司前三名。公司区域经营要充分为某建筑公司实现“两个第一、五个前三”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2013 年 4 个区域的具体经营目标为:SC省市场合同额 50 亿元以上,营业额 15 亿以上;JS省市场合同额 10 亿元以上,营业额 5 亿以上;HN省市场合同额 10 亿元以上,营业额 8 亿以上;TJ市场合同额 18 亿元以上,营业额 10 亿以上;各单位的市场集中度要达到 以上;各区域项目毛利率底线目标 ,争取达到 。
2、明确分公司经营区域。/事业部分公司经营区域核心为SC省市场,**分公司经营区域核心为JS省,/事业部、BJ分公司经营区域核心为TJ(BJ),HN省分公司的经营区域核心为HN省。公司将严格限制在 4 个区域范围以外跨区域经营, 各单位必须以确定的经营区域核心为主、其它三个区域为辅开展经营活动。对未按程序申报某建筑公司批准,有实质性跨区域营销活动和投入的,公司将坚决制止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3、分公司联动经营。各分公司在深耕本区域市场的同时, 要积极参与到其它 3 个区域的市场开拓上来,公司将设专项奖
- 13 -
励,对分公司在其它市场开拓承接的项目并交由区域内分公司施工的,将给予奖励。
4、总部统筹协调。总部将加大对 4 个区域经营的统筹力度, 积极协调参与开拓SC省、JS省市场,做好HN省市场营销的牵头工作,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TJ市场开发工作上来。
5、加大奖罚力度。提高“1+3”区域的毛利率、合同额、营业额、市场集中度等指标与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年薪挂钩兑现的力度。
6、经某建筑公司审批同意后,对于 1+3 区域以外的跨区域经营, 要从两个方面突破,一方面要依靠传统业主或战略合作业主的项目延伸,另一方面要在有影响力的超大项目、地标性建筑上下功夫,争取某建筑公司的支持,获得更多跨区域经营的机会。
7、各分公司要统筹做好 1+3 区域之外跨转的项目施工收尾工作,项目结束后必须撤出。
二、深耕高端市场,在“建城”和基础设施转型方面取得 新突破
1、继续坚持“三大”市场策略,占领高端、兼顾中端、放弃低端。进一步发挥公司在超高层、城市综合体、工业厂房和物流园区等领域的品牌、技术和市场运作方面的竞争优势,在
“高”上有突破,在“大”上有成果,在“精”上有作为。要充分发挥我们在“建城”方面的运作经验和品牌,在更多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上有所突破,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 14 -
2、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转型工作。2013 年,公司基础设施业务的发展目标是:新签合同额占比、营业收入占比、从业人员占比、利润占比要进入某建筑公司从事房/务的子公司和区域公司前二名。我们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市场开拓力度,确保目标实现。一是继续通过“建城”带动基础设施业务的提升,积极推进/工程的实质性运作,将合作协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务份额。二是紧盯公司参与运作的/工程实施进程,争取某建筑公司更多的扶持,拿到更多的份额;另外还要积极做好参与某建筑公司/工程的建设工作。三是大力提高总部的基础设施市场营销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基础设施部要站在整个公司基础设施市场开拓的高度进行经营和管理;/分公司、**分公司须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在基础设施领域开拓的良好态势,确保取得实质成效。
3、进一步规范市场营销秩序,提高营销质量。严格执行《某公司有限公司关于营销底线管理的有关规定》,在投标策划和合同评审时要以此为标准,严格把关。要坚决杜绝低质量的规模扩张和联营挂靠行为,自2013 年起,坚决做到一个联营项目不接,无论是在项目运作的源头,还是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如发现联营挂靠行为,将对相关单位党政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给予包括撤职在内的严肃处理。
4、强化总部营销职能。将市场营销部更名为市场和客户管 理部,并成立市场营销事业部。市场和客户管理部是公司市场营销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牵头市场营销管理、资质管理、合约管理,做好大客户和战略合作伙伴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市场营销事业部根据划分的经营范围,做好市场开发工作。要通过
- 15 -
市场营销职能的调整,进一步提高总部市场营销能力,打造专业化的营销团队。
5、强化资质管理。凡公司资质能够满足项目投标的,必须 以某/公司资质承接项目。
三、深化管理提升,在推进降本增效提高发展质量方面取 得新突破深化管理提升,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2013 年,我们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加强管理、不断提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上来。要围绕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抓管理提升,提高企业运行质量;要围绕降本增效抓管理提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持续深入宣贯落实/公司公司、某建筑公司关于标准化管理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加大接轨力度,清理修订相关制度,将公司的管理统一到/公司和某建筑公司的标准化工作要求上来。持续抓好项目标准化考核工作。以某建筑公司《项目标准化考核实施办法》为标准,对所有的在施项目都要按照标准进行考核,切实通过项目标准化考核工作,推动标准化管理的各项制度的落实。
2、提升质安管理水平。一是落实各级质安工作责任制,抓好质安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二是保证投入。保证质安人员配备, 保证资金、物资、设备投入,保证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精力到位。三是加强培训教育,做好质安交底工作。四是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实行“铁腕”治理,对有质安隐患的单位和项目, 坚决进行整改,彻底消灭隐患。五是强化奖罚工作。健全完善质
-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