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实验需测量斜槽末端B点与M、P、N三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1、?2、?3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12.现要尽可能精确地测量某段金属丝的电阻率,要求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在0~0.5A之间,实验器材如下:
A.电流表A1:量程0~0.1A,内阻r1=1Ω B.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5Ω C.滑动变阻器R1:最大值1.0Ω,额定电流10A D.滑动变阻器R2:最大值100Ω,额定电流0.1A E.定值电阻R3:阻值为59Ω
F.定值电阻R4:电动势为6V,内阻约为0.5Ω H.开关S,导线若干
(1)用多用电表先进行粗测:先选择“×10”档位,按照正确的步骤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为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改选__________(填“×100”或“×1”)倍率,换档后,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_____Ω。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2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_mm; (3)为尽量准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电阻Rx,请在图3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Rx的实验原理图(图中器件用于题干中相应的器件符号标注)。
(4)若以电流表A1的示数I1为纵轴,A2的示数I2为横轴,利用多次实验的数据画出如图4所
- 5 -
示的图线,其斜率为k,根据图线斜率和题中所给的其他物理量可知金属丝的电阻表达式Rx=________,通过计算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13.质量为m的小球由地面以初动能Ek0竖直向上运动,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f 14.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粒子从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左边缘处以速度v0沿极板方向射入电容器,该粒子恰好能够沿下极板边缘飞入右侧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左边界与电容器极板垂直。粒子出磁场时正好运动到上极板右边缘处,已知极板长度为l0,两极板间的距离为粒子的比荷为k,粒子重力不计,求: l0,2 (1)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1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半径为R的 1圆弧导轨与水平导轨ab、a'b'在aa'处平滑连接,4且轨道间距为2L,cd、c'd'足够长并与ab、a'b'以导棒连接,导轨间距为L,b、c、c'、b'在一条直线上,且与aa'平行,aa'右侧空间中有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均匀的金属棒pq和gh垂直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gh静止在cd、c'd'导轨上,pq从圆弧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后与gh没有接触。当pq运动到bb'时,回路中恰好没有电流,已知pq的质量为2m,长度为2L,电阻为2r,gh的质量为m,长度为L,电阻为r,除金属棒外其余电阻不计,所有轨道均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金属棒pq到达圆弧的底端时,对圆弧底端的压力; (2)金属棒pq运动到bb'时,金属棒gh的速度大小; (3)金属棒gh产生的最大热量。 (二)选考题 - 6 - 16.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没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 A.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将一大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却是非晶体 D.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不一定较大 E.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如图所示,高为h,横截面积为S,上端开口的气缸内壁光滑,气缸顶部有一个卡环,气缸内有两个轻质活塞A、B,到气缸底部的距离分别为 3hh和,除活塞A导热外,其余部42分绝热,活塞A、B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I,活塞B的下方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II,气体I、II的温度均为300K,已知环境温度变为300K,气缸壁、活塞、卡环厚度均不计,现利用电热丝对气体II缓慢加热,求: (i)活塞A刚好上升到卡环处时气体II的温度; (ii)气体II的温度为800K时,活塞A、B间的距离。 17.选修3-4 (1)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x=5cm处的质点的振动周期为0.1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没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 A.这列波的波速是0.8m/s B.在一个周期内这列波向前传播的距离是14cm C.这列波一定沿x轴负方向传播 D.每经过0.15s介质中的质点就沿x轴移动12cm - 7 - E.从t=0时刻开始,x=5cm处质点就沿x轴移动了12cm (2)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ABC的斜边AB长为L,∠C=90°,∠A=θ(未知),一束单色光从斜边上某点(非中点)垂直入射到棱镜中,已知棱镜折射率为n=2,单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i)求θ在什么范围内,入射光能够经过两次全反射又从斜边射出; (ii)若θ=45°,该单色光从斜边某处垂直入射到棱镜中,通过棱镜后出射光与入射光的距离为 参考答案 1D:半衰期与压强无关,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错误;光的频率越大,越容易发生光电效应,光照强度不仅与光的频率有关,还与光子数目有关,C错误;镉棒插入深度大一些,吸收的中子多,因为链式反应深度将会变慢,D正确。 2C:磁感线越密集,磁感应强度越大,AB错误;磁感应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C正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并不一定沿磁感应运动,可能垂直磁感线做匀速圆周运动,D错误。 3B:电子由静止从a点向c点运动,电子加速度越来越大,表面电场强度越来越大,故点电荷位于c点右侧,且点电荷带正电,A错误B正确;b、c两点电势差大于a、b两点电势差,电子带负电,故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较大,C错误;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减小,D错误。 4B:小物块a、b碰撞时有Mv0?(M?m)v,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为 L,求此单色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 4?E?11Mm122Mv0?(M?m)v2,解得v?v0,?E??Mv0,x越大,v0越大,22M?mM?m2?E越大,A错误;M越大,a、b碰撞后小物块a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B正确;仅x越大, 小物块a、b压缩弹簧时的平衡位置不变,最大动能位置不变,C错误;小物块a、b分离时两者之间的弹力为零,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与M无关,D错误。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