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工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0:07: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陶粒混泥土空心砌块工艺

1 前言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是目前国内大力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由于它具有容重轻、保温、防火、吸音、抗震性能好,以及利用工业废渣,变废为宝、节能节地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此种砌块的特性,施工应用不当也会产生砌体及抹灰裂缝等质量通病。为了进一步完善该墙体材料的砌筑及抹灰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2 施工特点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是以陶粒为粗骨料,以膨胀珍珠岩为细骨料,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经机械搅拌、机械成型、自然养护而成。它具有防火、质轻、高强、隔热、防潮等优点。其干缩率与砂浆接近且表面凸凹粗糙不平,易与抹灰层结合,可有效减少空鼓、裂缝现象;另外抹灰前无需甩浆,可减少操作工序,加快施工进度。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的填充墙及外围护墙。

4 材料与设备

4.1 材料

4.1.1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砌块主规格为390×190×190mm,其容重≤800kg/m3,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干缩值不大于0.40mm/m。砌筑时其产品龄期应超过28天,以减少砖上墙后砌体的干缩值。 4.1.2 砌筑用砂浆

1 所用砂浆标号不应小于砌块强度,且≥M5。

2 水泥:宜选用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3 砂: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用前先过筛处理。

4.1.3 混凝土。用于砌体构造柱和圈梁及过梁,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宜采用商品混凝土。

4.2 机具设备

砂浆搅拌机、筛砂机、淋灰机、无齿锯、灰铲(瓦刀)、锯灰斗、凿子、锤子、施工线、皮数杆、拖线板、线坠、筛子、运砖车等。

5工艺原理

5.0.1 砌块提前进场预干缩,释放干缩应力,使砌块体积基本稳定;墙体砌筑时,在梁、柱与砌体交接处设控制缝,释放砌体残余收缩应力。

5.0.2 砌体抹灰时,在砌体与梁、柱连接处铺钉防裂钢丝网片或设置玻纤网格布,在施工洞口及各类箱体后背加设钢丝网,采用分层抹灰并控制分层抹灰厚度,使抹灰层粘结牢固,防止干缩、湿度及温度变形所引起的开裂。

6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放线→墙体拉结筋及圈梁(过梁)植筋→立皮数杆→基层表面清理、湿润→排列砌块→拉线→砂浆拌制→砌筑→勾缝→安装管线敷设→质量验收→浇水养护

6.2 操作要点

6.2.1 基层清理、放线:将墙体部位的楼地面,剔除高出地面的凝结灰浆,并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用1:2水泥砂浆或C15细石混凝土按标高找平,依据施工图放出墙体的边线和洞口线。

6.2.2 植筋:为保证墙体拉结筋和圈梁(过梁)的正确定位,确保工程质量,墙体拉结筋和圈梁(过梁)钢筋宜采用后植筋处理,墙体拉结筋采用2Φ6@600,拉结筋伸

入墙内不小于1m,且不小于墙长的1/5,植筋深度为15d。

6.2.3 立皮数杆、拉线:在房屋四角或楼梯间转角处设立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不得超过15m。根据砌块高度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杆和排数,皮树杆上应画出各皮小砌块的高度及灰缝厚度。在皮树杆上相对小砌块上边线之间拉准线,小砌块依准线砌筑。 6.2.4 拌制砂浆:砂浆拌制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加料顺序:先加砂、掺合料和水泥干拌1min,再加水湿拌,总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若加外加剂,则在湿拌1min后加入。 6.2.5 砌筑

1 砌筑时应控制砌块含水率以5% ~8%为宜,一般不需淋水,只有在高温炎热、天气十分干燥时,才在砌筑前稍洒水淋湿。

2 砌筑采用“披灰挤浆”法,即先用瓦刀在砌块底面的周肋上满披灰浆,铺灰长度不得超过800mm,再在待砌的砌块端头满披头灰,然后双手搬运砌块,进行挤浆砌筑。每砌一皮砌块,就位校正后,用砂浆灌垂直缝。随后进行灰缝的原浆勾缝,深度为3~5mm。砌体水平及垂直灰缝厚度为8~12mm,灰缝饱满度大于80%。

3砌块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采用2Φ6,且拉结钢筋每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灰缝不少于300mm,但竖向通缝仍不能超过两皮小砌块。

4 砌筑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用反砌法砌筑,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向一侧进行,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接。

5 砌块墙底部采用4皮实心砖砌筑,以免踢脚部位因使用砌块而吸潮胀裂或受碰撞开裂。

6 砌体施工时应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砌体内不宜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时,可用190×190×190mm小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作脚手眼,砌体完工后用C15细石混凝土填实。

6.5.6 安装管线敷设。对设计规定或施工所需的孔洞、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必须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不得随意在已砌筑的墙体上凿槽打洞。如必须开槽时,凿槽打洞部位应及时用细石混凝土全部填实。预埋电线管应随砌随埋设,电线管从砌块孔内穿过,接线盒和开关盒可嵌埋于专用砌块内,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实窝牢。 6.5.7 砌筑构造措施

1 构造柱的设置:墙体T字交接处、十字交接处以及墙体转角处和外墙门窗洞口两侧均应设置构造柱,墙长大于5m时每隔3m设置构造柱,构造柱尺寸为240×200mm。构造柱两侧采用实心砖补砌,同时沿构造柱高度方向每隔三皮砖(600mm)设置2Φ6拉结筋,伸入每端墙体长度为1m。

2 圈梁的设置:当墙体高度大于4m时,在门窗顶部或墙中设圈梁一道,圈梁尺寸为180×200mm。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从孔中流入,圈梁底部一皮砌块采用实心砖砌筑。

3 过梁的设置:洞口宽度大于300mm时,均应加设过梁,若过梁与其他构件相交,则改为现浇,采用后植筋处理。

4 门窗洞口两侧宜采用实心砖补砌,应以实心砖引出不小于240mm长与空心砌块相接,并每隔2皮空心砖高(400mm)在交接处的水平灰缝中设置2Ф6㎜钢筋作为拉结筋,拉结钢筋在空心砌块中的长度不小于600mm。

5 砌块与梁交接处的防裂技术措施

砌块与梁交接处的砌筑防裂措施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砌至距框架梁底130mm时停止,7d后采用60度角斜砌砖砌筑密实,并将梁底节点处砂浆划入30mm深作控制缝,释放砌体残余收缩应力,抹灰前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密实。

2)砌至距框架梁底50mm时停止,7d后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6 砌块与柱及剪力墙交接处的防裂技术措施

砌筑过程中,砌体与框架柱、剪力墙间预留深度30mm的控制缝,释放砌体残余收缩应力,砌筑完毕7d后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密实。

7 质量控制

7.0.1 本工法采用的标准及规范如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搜索更多关于: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工艺 的文档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工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pf5e92y698xzkp047l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