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1-8小题,9-16小题,每题3分,共40分) 1.如图,数轴上表示-2的相反数的点是( ) A.点P B.点Q C.点M D.点N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9=±3
B. (m2)3?m5
C. a2?a3?a5
D.(x?y)2?x2?y2
20°,∠D=40° ,
3.如图,AD与BC相交于点O,AB//CD,如果∠B=那么∠BOD为( ) A. 40° B.50° C.60° D.70° 4.估计8?1的值在( )
A. 0到1之间 B. 1到2之间 C.2到3之间 D. 3至4之间 5.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5?0,此方程可变形( ) A. (x?2)2?9
B. (x?2)2?9
C. (x?2)2?1 D. (x?2)2?1
6.下列各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x2?2x?1?(x?1)2
B.?x2?(?2)2?(x?2)(x?2)
C.x3?4x?x(x?2)(x?2) D.(x?1)2?x2?2x?2
7.若a>b,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aA.a?b?0 B. a?b?0 C.ab?0 D.?0
b8.△ABC中,已知AB=8,∠C=90°,∠A=30°,DE是中位线,( ) A. 4
B. 5
C.23
D. 2
则DE的长是
?x?1?09.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x?a?0?A.a?1
D.a??1
210.已知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y?图像上的点,若x1?0?x2,则一定成立的是
x( ) A.y1?y2?0
B.
y1?0?y2
B.a?1 C. a?1
C.0?y1?y2
D.y2?0?y1
离y(千米)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11.如图是王老师去公园锻炼及原路返回家的距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图像,根据图像信息,是( )
A. 王老师去时所用时间少于回家的时间 B. B. 王老师在公园锻炼了40分钟
C. 王老师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走下坡路
D. D.王老师去时速度比回家时的速度慢
12.如图,CD是Rt△ABC斜边AB边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 ) A. 60° B.45° C. 30° D.25° 13.如图,在Rt△ABC中,∠C=90°,AC=4cm,BC=6cm,动点P从点C沿CA,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O从点C沿CB,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运动到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停止运动。则运动过程中所构成的△CPO的面积y(cm2)与运动时间x(s)之间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14.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mx+n2与二次函数y=x2+m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
2?815.已知点 A,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x>0), y? (x>0)
xxOA⊥OB ,则 tanB 为( ) A.
12的图像上且
B.
1 2 C.
13
1D. 316.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一部分,对称﹣2.关于下列结论:①ab<0;②b2﹣4ac>0;③9a﹣3b+c<0;⑤方程ax2?bx?0的两个根为x1?0,x2??4,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①③④ B. 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轴是直线x=④b﹣4a=0;( )
17.分解因式:m3?4m2?4m=______________。
18.已知x?1?(2y?1)2?0,且2x?ky?4,则k=________。
19.如图,A(4,0),B(3,3),以AO,AB为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则经过C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
20.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1B1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作△B2A2B1与△OA1B1关于点B1成中心对称,再作△B2A3B3与△B2A2B1关于点B2成中心对称,如此作下去,则△B2nA2n+1B2n+1(n是正整数)的顶点A2n+1的坐标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8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x?2?03x2?1)?21、(8分)先化简,再求代数式(1?的值,其中x是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x?2x?2?2x?1?8
22.(1)(4分)计算:2-1+
(2)(4分)解方程:
3cos30°+|-5|—(π—2013)°
11?x??3 x?22?x
(3)(4分)解方程:2x2-4x-1=0 23、(10分)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 CD,AD与BE相交于点F 。
(1)判断AD与BE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2)求∠BFD的度数
24、(12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Rt△ABC位于第一象限,两条直角边BC,BA分别平行于x轴、y轴,点A的坐标为(1,1),AB=2,BC=4。
m(1)、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经过点B,求m的值
x(2)、求点C的坐标和AC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m(3)、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经过AC的中点D,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xm(4)、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与AC边有公共点,请求出m的取值范围。
x 25、(12分)某开发商要建一批住房,经调查了解,若甲、乙两队分别单独完成,则乙队完成的天数是甲队的1.5倍;若甲、乙两队合作,则需120天完成。 (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各需多少天?
(2)施工过程中,开发商派两名工程师全程监督,需支付每人每天食宿费200元,已知乙队单独施工,开发商每天需支付施工费为10000元,现从甲、乙两队中选一队单独施工,若要使开发商选甲队,
则支付的总费用大于等于乙队总费用的少元?最少为多少元?
13且不超过选乙队总费用的,则甲队每天的施工费最多为多2226、(14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1?m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其中点C的坐标是(0,3),顶点为点D,连接CD,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E.
(1)求m的值;
(2)求∠CDE的度数;
(3)连接CB、DB,求△BDC的面积;
(4)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部分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DC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1-8小题,9-16小题,每题3分,共40分) 1.如图,数轴上表示-2的相反数的点是( A ) A.点P B.点Q C.点M D.点N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C ) A.9=±3
B. (m2)3?m5
C. a2?a3?a5
D.(x?y)2?x2?y2
3.如图,AD与BC相交于点O,AB//CD,如果∠B=那么∠BOD为( C ) B. 40° B.50° C.60° D.70° 4.估计8?1的值在( B )
A. 0到1之间 B. 1到2之间 C.2到3之间 D. 3至4之间 5.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5?0,此方程可变形( A ) B. (x?2)2?9
B. (x?2)2?9
C. (x?2)2?1 D. (x?2)2?1
6.下列各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C ) A.x2?2x?1?(x?1)2
B.?x2?(?2)2?(x?2)(x?2)
C.x3?4x?x(x?2)(x?2) D.(x?1)2?x2?2x?2
20°,∠D=40° ,
7.若a>b,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B )
a?0 b8.△ABC中,已知AB=8,∠C=90°,∠A=30°,DE是中位线,则DE的长是( D ) A.a?b?0 B. a?b?0 C.ab?0 D.A. 4
B. 5
C.23
D. 2
?x?1?09.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
?x?a?0A.a?1
D.a??1 210.已知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y?图像上的点,若x1?0?x2,则一定成立的是( B )
xB.y1?y2?0
B.y1?0?y2
C.0?y1?y2
D.y2?0?y1
y(千米)与时列说法正确的
B.a?1
C. a?1
11.如图是王老师去公园锻炼及原路返回家的距离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是( D )
A. 王老师去时所用时间少于回家的时间 B. 王老师在公园锻炼了40分钟
C. 王老师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走下坡路 D. 王老师去时速度比回家时的速度慢
12.如图,CD是Rt△ABC斜边AB边上的高,将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
A. 60° B.45° C. 30° D.25° 13.如图,在Rt△ABC中,∠C=90°,AC=4cm,BC=6cm,CA,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O从点C沿速度向点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运动到终点时,另一个动则运动过程中所构成的△CPO的面积y(cm2)与运动时函数图像大致是( C )
△BCD沿CD( C ) 动点P从点C沿CB,以2cm/s的点也停止运动。间x(s)之间的
A B C D
14.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mx+n2与二次函数y=x2+m的图像可能是( D )
A B C D
2?815.已知点 A,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x>0), y? (x>0)
xxOA⊥OB ,则 tanB 为( B )
的图像上且
A.
12 B.
1 2 C.
13
1D. 316.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一部分,对称轴是直线x=﹣2.关于下列结论:①ab<0;②b2﹣4ac>0;③9a﹣3b+c<0;④b﹣4a=0;⑤方程
ax2?bx?0的两个根为x1?0,x2??4,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B )
A.①③④
B. 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7.分解因式:m3?4m2?4m=______m(m-2)2_________。 18.已知x?1?(2y?1)2?0,且2x?ky?4,则k=___4___。 19.如图,A(4,0),B(3,3),以AO,AB为边作平行四
3OABC,则经过C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x边形
20.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1B1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作△B2A2B1与△OA1B1关于点B1成中心对称,再作△B2A3B3与△B2A2B1关于点B2成中心对称,如此作下去,则△B2nA2n+1B2n+1(n是正整数)的顶点A2n+1的坐标是(4n?1,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8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x?2?03x2?1)?21.(8分)先化简,再求代数式(1?的值,其中x是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x?2x?2?2x?1?8解:原式=
1 x?1?x?2?x?2?0?解不等式组?得?7
?2x?1?8?x?2?∵x为整数,
∴x=3
1将x=3代入得原式=
4
22.(1)(4分)计算:2-1+ 解:原式=6.5
(2)(4分)解方程: 解:x=2(检验)
3cos30°+|-5|—(π—2013)°
11?x??3 x?22?x
(3)(4分)解方程:2x2-4x-1=0 解:x1?2?62?6,x2? 22
23.(10分)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在BC、AC边上,且AE= CD,AD与BE相交于点F 。 (1)判断AD与BE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BFD的度数
(1)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 ∴∠BAC=∠C=60°,AB=CA. 在△ABE和△CAD中,
E分别(2)求
,
∴△ABE≌△CAD. ∴AD=BE
(2)解:∵∠BFD=∠ABE+∠BAD, 又∵△ABE≌△CAD, ∴∠ABE=∠CAD.
∴∠BFD=∠CAD+∠BAD=∠BAC=60 °.
24.(12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Rt△ABC位于第一象限,两条直角边BC,BA分别平行于x轴、y轴,点A的坐标为(1,1),AB=2,BC=4。
m(1)、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经过点B,求m的值
x(2)、求点C的坐标和AC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m(3)、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经过AC的中点D,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xm(4)、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与AC边有公共点,请求出m的取值范围。
x解:(1)m=3
11(2)C(5,3),y?x?
226(3)y?
x(4)1?m?15
25.(12分)某开发商要建一批住房,经调查了解,若甲、乙两队分别单独完成,则乙队完成的天数
是甲队的1.5倍;若甲、乙两队合作,则需120天完成。 (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各需多少天?
(2)施工过程中,开发商派两名工程师全程监督,需支付每人每天食宿费200元,已知乙队单独施工,开发商每天需支付施工费为10000元,现从甲、乙两队中选一队单独施工,若要使开发商选甲队,
13则支付的总费用大于等于乙队总费用的且不超过选乙队总费用的,则甲队每天的施工费最多为多
22少元?最少为多少元?
解:(1)设甲队单独完成需x天,则乙队单独完成需1.5x天, 根据题意,得
解得x=200,
经检验,x=2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甲队单独完成需20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300天; (2)设甲队每天的施工费为y元,
(10000?200?2)?300?解得7400?y?23000
13?200(y?200?2)?(10000?200?2)?300? 22甲队每天的施工费最多为23000元,最少为7400元。
26.(14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1?m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其中点C的坐标是(0,3),顶点为点D,连接CD,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E. (1)求m的值;
(2)求∠CDE的度数;
(3)连接CB、DB,求△BDC的面积;
(4)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部分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DC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m=﹣2
(2)45° (3)S?DCB?3
(4)存在
①延长CF交抛物线于点P1,则CP1∥X轴,所以P1正好是C点关于DE的对称点时,有DC=DP1,得出P1点坐标(2,3);由y=-x2+2x+3得,D点坐标为(1,4),对称轴为x=1. ②若以CD为底边,则PD=PC,设P点坐标为(x,y),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x2+(3-y)2=(x-1)2+(4-y)2, 即y=4-x.
又∵P点(x,y)在抛物线上, ∴4-x=-x2+2x+3, 即x2-3x+1=0,
解得:x=3?53?5?1,应舍去; ,22∴x=3?5 25?5 23?55?5,). 223?55?5,)。 22∴y=4-x=则P2点坐标(∴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为(2,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