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以及中位线定理,用
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是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同学们要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20.(9分)(2013?珠海)阅读下面材料,并解答问题. 材料:将分式
2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4
2
2
2
解:由分母为﹣x+1,可设﹣x﹣x+3=(﹣x+1)(x+a)+b
422242242
则﹣x﹣x+3=(﹣x+1)(x+a)+b=﹣x﹣ax+x+a+b=﹣x﹣(a﹣1)x+(a+b) ∵对应任意x,上述等式均成立,∴
,∴a=2,b=1
∴==x+2+
2
这样,分式解答: (1)将分式
被拆分成了一个整式x+2与一个分式
2
的和.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2)试说明的最小值为8.
考分式的混合运算. 点:
专阅读型. 题:
24222
分(1)由分母为﹣x+1,可设﹣x﹣6x+8=(﹣x+1)(x+a)+b,按照题意,求出a和b的值,析:
即可把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2)对于x+7+
2
当x=0时,这两个式子的和有最小值,最小值为8,于是求出
的最小值.
解解:(1)由分母为﹣x+1,可设﹣x﹣6x+8=(﹣x+1)(x+a)+b
2
4
2
2
2
17
答: 则﹣x﹣6x+8=(﹣x+1)(x+a)+b=﹣x﹣ax+x+a+b=﹣x﹣(a﹣1)x+(a+b)
∵对应任意x,上述等式均成立,
∴
,
422242242
∴a=7,b=1, ∴
=
=
=x+7+
2
这样,分式 (2)由
被拆分成了一个整式x+7与一个分式
2
的和.
=x+7+
2
知,
对于x+7+
2
当x=0时,这两个式子的和有最小值,最小值为8,
即的最小值为8.
点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等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熟练的理解题意,此题难度不是评:很大. 21.(9分)(2013?珠海)如图,在Rt△ABC中,∠C=90°,点P为AC边上的一点,将线段AP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点P对应点P′),当AP旋转至AP′⊥AB时,点B、P、P′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作P′E⊥AC于点E. (1)求证:∠CBP=∠ABP; (2)求证:AE=CP; (3)当
,BP′=5
时,求线段AB的长.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几何综合题.
18
分析: (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P=AP′,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APP′=∠AP′P,再根据
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即可;
(2)过点P作PD⊥AB于D,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CP=DP,然后求出∠PAD=∠AP′E,利用“角角边”证明△APD和△P′A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E=DP,从而得证; (3)设CP=3k,PE=2k,表示出AE=CP=3k,AP′=AP=5k,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P′E=4k,
再求出△ABP′和△EPP′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P′A=AB,然后在Rt△ABP′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 (1)证明:∵AP′是AP旋转得到,
∴AP=AP′,
∴∠APP′=∠AP′P, ∵∠C=90°,AP′⊥AB,
∴∠CBP+∠BPC=90°,∠ABP+∠AP′P=90°, 又∵∠BPC=∠APP′(对顶角相等), ∴∠CBP=∠ABP;
(2)证明:如图,过点P作PD⊥AB于D, ∵∠CBP=∠ABP,∠C=90°, ∴CP=DP, ∵P′E⊥AC,
∴∠EAP′+∠AP′E=90°, 又∵∠PAD+∠EAP′=90°, ∴∠PAD=∠AP′E,
在△APD和△P′AE中,,
∴△APD≌△P′AE(AAS), ∴AE=DP, ∴AE=CP;
(3)解:∵
=,
∴设CP=3k,PE=2k,
则AE=CP=3k,AP′=AP=3k+2k=5k, 在Rt△AEP′中,P′E=
=4k,
∵∠C=90°,P′E⊥AC,
∴∠CBP+∠BPC=90°,∠EP′P+∠P′PE=90°, ∵∠BPC=∠EPP′(对顶角相等), ∴∠CBP=∠P′PE,
又∵∠BAP′=∠P′EP=90°, ∴△ABP′∽△EPP′,
19
∴即
=
=, ,
解得P′A=AB,
在Rt△ABP′中,AB+P′A=BP′, 即AB+AB=(5解得AB=10.
2
2
2
2
2
),
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作辅助线构造出过渡线段DP并得到全等
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3)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P′A=AB是解题的关键. 22.(9分)(2013?珠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y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且长分别为m、4m(m>0),D为边AB的中点,一抛物线l经过点A、D及点M(﹣1,﹣1﹣m).
(1)求抛物线l的解析式(用含m的式子表示);
(2)把△OAD沿直线OD折叠后点A落在点A′处,连接OA′并延长与线段BC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抛物线l与线段CE相交,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出抛物线l顶点P到达最高位置时的坐标.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2
分析:( 1)设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ax+bx+c,将A、D、M三点的坐标代入,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
求解;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