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解读
来源: 北京日报 日期: 2011-06-09
【字号 大 中 小】
北京社会管理创新十项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包括12部分50条,《意见》明确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适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动力,以动员社会参与为基础,以优化社会环境为保障,以构建社会和谐为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开创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意见》指出,要坚持五个基本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②坚持依法办事,发扬民主;③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④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⑤坚持广泛动员,共建共享。
《意见》明确指出,要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北京社会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实现“五个更加”的奋斗目标: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意见》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北京的社会管理创新有十项重点任务。
北京日报向读者详细解读这十大重点任务。
10项重点任务
1、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2、着力在创新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
3、着力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4、着力夯实社区服务管理基础;
5、着力创新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服务管理;
6、着力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水平;
7、着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
8、着力创建社会文明环境;
9、着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10、着力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一、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关键词: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紧密结合北京实际,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1、加强党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把社会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经常分析社会建设形势,科学制定社会服务管理政策,支持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社会建
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进一步发挥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北京实践”:党的十七大后,按照中央要求,北京市成立了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各区县也设立了相应机构,各街道成立了社会工作党委;在社会组织中,构建了“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在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中,全部建立了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建设工作网络。
2、强化政府职责
各级政府要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依法行政的要求,健全职责体系,完善工作职能,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依法加强社会管理,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政策法规,依法高效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形成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运转协调、运行高效。不断深化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街道(乡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工作举措:近三年来,市、区县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解决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当作大事来抓。从2009年至2011年,市、区县政府投资60多亿元,使2600多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全部达到350平方米以上。2008年、2010年先后两次大幅度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使社区工作者工资收入达到本区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平均水平。
3、推动社会协同
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各类经济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协同作用,共同做好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职能,做好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工作;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业务龙头、服务管理平台作用,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充
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有效承接政府转移和委托的社会服务管理项目;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实现基层民主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首都高校和科研单位优势,着力研究社会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解读:北京市妇联推出了带动下岗妇女、残疾妇女就业的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巧娘工作室”。目前,“巧娘工作室”已有270个,遍布全市的16个区县,带动几十万妇女弹性就业。“巧娘”们生产的全部是手工作品,主要为政府或一些企事业单位采购,用于庆典、活动展示或外事赠送。
今后,市、区(县)两级政府将帮助“巧娘工作室”寻找合适的设计师,由政府出资,购买设计师的服务,让“巧娘”制作出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帮助其拓展销售渠道。
4、动员公众参与
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积极探索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支持、推动居(村)民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进一步巩固发展北京奥运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志愿服务、群防群治成果,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法有序参与社会事务,努力形成社会服务管理人人参与、社会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解读:北京奥运会闭幕后,本市及时出台《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基层经验:朝阳区建立了社会志愿者公益储蓄中心网站,已有的社会志愿者及新发展的志愿者都已经统一编号并建立了档案,制定了服务计时和品牌社会志愿服务队伍、星级志愿者评定等办法。愿意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和需要被提供志愿服务的市民只要在网站上的受助申请和志愿服务栏里登记信息,供需服务就能无缝对接。2011年,朝阳区20万志愿者已经认领了百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二、着力在创新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