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隧道内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6.2.8特殊工种安全管理措施
(1)特殊工种须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严禁无证和证书过期人员上岗。 (2)在特殊区域或特别危险场所工作前,要先进行安全交底,并有可靠的对操作人员本人和对他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6.2.9安全消防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每天开展安全防火检查,进行防火知识宣传教育,遵守消防法,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组织受过训练的人担任义务消防员。
(2)每天定期进行防火、防暴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3)施工现场和关键部位按规定配备有效充足的消防器材,并保证消防器材的完好,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
(4)洞内及各洞室不存放油料及其他易燃物品,严禁明火作业与取暖。 (5)在隧道排水沟临时拦筑多个小水坝,并配备水泵和水管,兼作施工和消防用水。
6.2.10洞口及横洞安全防护措施
(1) 隧道各洞口建立人员进出洞登记管理制度,对进出洞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外来检查人员进行统计登记,24小时不得间断,与施工无关人员不得进洞。
(2)横洞在施工期间全部封闭,并拉警示带,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设红灯示警。所以作业人员必须从指定洞口进出,严禁从横洞通过。
20
6.2.11其它措施
(1)所有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施工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未接到封锁命令前所有人员禁止上道施工作业。
(3)线路封锁后的插牌及安全防护,由于我部无既有线持证防护员,拟委托桥工段协助实施。
(4)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以满足施工范围、施工跨度、作业视线、设备检查等基本照明条件。照明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安装调试完毕。施工负责人确认其照明设备状态良好后方可开工。施工现场设1名电工,照明设备设专职电工负责看守、维护,谨防发生触电事件。
(5)隧道内作业人员一律穿反光背心,隧道内的安全防护人员配齐足够数量的对讲机、扩音器等通讯设备,隧道内的防护员、现场施工负责人采用便携式扩音器进行喊话,以防止因施工时噪音过大,施工人员听不到防护员讯号。
7、工期保证措施 7.1物资保证措施
(1)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工程的物资供应及机械的完好率,按进度计划,提前订货加工,按时供应;
(2)做到合理配备机械,保证各道工序的平衡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对机械维修保养,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3)加强现场和工作面设备的调度调整工作,避免设备功率的浪费。据工程进度,需购置新设备时,应提前考虑、定货,做到随用随上,不误时间。
21
7.2劳动管理措施
(1)加强用工的计划性,根据工程量、工期、工作面的可能性,实现定额用工。加强劳动定额管理,确保定额水平的完成。
(2)依靠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关键工程要加强组织指挥工作。 (3)技术人员、工班长、领导跟班作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为了保证人员上下班的一致性,隧道内准备高音喇叭和口哨,到指定时间后,指定管理人员给出上下班的指示和信号,确保交接班的顺利完成,保证隧道内作业的连续性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7.3技术保证措施
(1)制定详细的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不断优化,做到科学施工;信息反馈及时,适时调整和优化施工计划,确保工序按时或提前完成。
(2)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跟班作业,及时搞好技术交底,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项目总工程师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保障、技术决策体系,对技术负责并行使技术否决权。确保技术可靠、工艺先进、工序合理,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8、施工应急预案 8.1成立应急小组
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做到及时、迅速、有效抢险,将险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特成立项目部抢险组织机构。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序号 姓名 职 务 联系方式 22
1 2 3 4 项目部安排安全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班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汇报解决,同时疏导车辆,保证设施安全,交通能正常安全运行。 8.2应急报告程序
在施工生产中,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力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及时上报并同时抢救伤员及疏散人员,避免事故蔓延。应急报告程序,详见《应急报告程序图》。
紧急事故发生 上报值班室 人员伤亡 抢险领导小组 现场处置、 送医院抢救 上报相关上级领导 抢险方案确定 物资、设备到位 进行抢险 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 进行总结 应急报告程序图
8.3应急启动
(1)项目部24小时设专人值班,发生事故后以电话方式进行报警。
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