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检测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14:45: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检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果胶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胶酶是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B.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 C.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D.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解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可将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不能作用于乳糖醛酸。 答案:C

2.在运用固定化酶生产果糖的过程中,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上端注入,结果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的溶液中就有果糖。这个现象说明酶具有( ) A.专一性 B.多样性 C.高效性 D.温和性

解析:在运用固定化酶生产果糖的过程中,反应柱内装有葡萄糖异构酶,当葡萄糖溶液流经反应柱时,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该现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C

3.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采用哪种方法会使催化反应受限制?( ) A.直接使用酶

B.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 C.使用固定化细胞 D.使用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

解析:大分子物质不透过细胞膜与细胞内的酶接触,从而使固定化细胞发挥作用受限制。 答案:C

4.果胶酶能将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那么,与果胶酶从合成到发挥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B.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染色体 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染色体、溶酶体

解析:果胶酶能将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而果胶是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因此,果胶酶是在细胞膜外发挥作用的,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以囊泡的形式运输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再以囊泡的形式运输到细胞膜,并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将分泌蛋白排到细胞外。线粒体提供能量。 答案:C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探究果胶酶用量实验中,可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果胶酶用量的最适值 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产生果胶酶

C.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无法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D.人们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

解析:果胶酶活性越高,出汁量越多,故可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答案:C

6.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具有专一性 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 C.水质、水量、pH均为无关变量 D.洗涤过程中只要保持水温相同即可

解析:无关变量应该控制相同并且适宜,所以洗涤过程中水温要保持相同且适宜,还要保持其他无关变量均相同。 答案:D

7.右图曲线表示不同pH对三种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酶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B.pH由6降至2,甲酶的活性逐渐恢复 C.不能判断乙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

D.与乙酶相比,甲酶和丙酶的适宜pH范围较窄

解析:酶的活性高低可以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反应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产物的增加量或者反应物的减少量来表示;pH为6时甲酶活性已经为零,所以pH降到2时甲酶活性不能恢复;由于图中乙酶的曲线只是标出了在pH从4到8的范围内的酶活性,所以不能判断在其他pH条件下对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曲线比较,乙酶的适宜pH范围最广。 答案:B

8.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 ( ) A.用于调节溶液pH B.用于进行离子交换 C.用于胶体聚沉

D.用于为酵母菌提供Ca2+

解析:海藻酸钠胶体在CaCl2这种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下发生聚沉, 形成凝胶珠,其作用机理是盐离子的电荷与胶体微粒电荷相互吸引,形成更大的胶体颗粒。 答案:C

9.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固定化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B.固定化细胞发挥作用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pH外,还需要有机营养的供应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用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可能下降

解析:固定化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固定化细胞发挥作用受温度、pH和有机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固定化细胞中酶是在细胞内起作用的;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原则上酶的活性不变,但在现实操作中,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酶的活性可能下降。 答案:C

10.右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限制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

B.BC段限制反应速度的因素可以是温度、pH、反应物浓度 C.在AC段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度

D.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对应的值

解析:由曲线图可以看出,在AB段,随着酶的用量的增大,反应速度加快,说明此阶段限制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此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度不会明显加快,A项正确,C项错误。在BC段,随着酶的用量的增大,酶反应速度不再加快,说明此时限制酶反应速度的因素已不再是酶的用量,而可能是温度、pH或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度可能会加快,B项正确。图中B点为转折点,其对应的果胶酶用量即为果胶酶的最佳用量,D项正确。 答案:C

11.下列有关果胶酶及与果胶酶相关的实验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pH、温度不影响实验结果

B.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等

C.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果胶酶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可以不同 D.可以用相同时间内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来确定果胶酶的用量

解析: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pH、温度会影响实验结果;葡萄糖异构酶不属于果胶酶;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为单一变量,其他因素应保持一致且适宜。 答案:D

12.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醋时,应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

C.相同条件下固定化酵母细胞分解葡萄糖的速率要比未固定酵母细胞更高 D.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

解析: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优点并不是提高了反应速率,而是有利于产物的分离,同时可以重复使用。 答案:C

13.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解析:酶的固定化适合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酵母细胞适合用包埋法固定化,A项正确;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有影响,能使酶“钝化”,B项错误;酶具有专一性,与固定化与否没有关系,C项错误;固定化细胞只能催化在该细胞内所能进行的生化反应,D项错误。 答案:A

14.某同学在探究加酶洗衣粉对油渍布片的洗涤效果时,记录了下列表格: 洗衣粉种类 去污时间/min 温度/℃ 20

加蛋白酶 洗衣粉 89 复合酶 洗衣粉 60 普通洗 衣粉 90 30 40 50 83 77 67 46 27 8 85 77 68 通过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知( ) A.温度越高洗涤效果越好 B.复合酶洗衣粉中含有脂肪酶

C.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好 D.此探究实验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解析:由于超过50 ℃的情况没有测定,因此不能说明温度越高洗涤效果越好;比较三组实验可知,加蛋白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基本相同,说明蛋白酶并不能催化油脂的分解,再结合复合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可知B项正确,C、D两项错误。 答案:B

15.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下列变量控制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 C.水温属于该实验的自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

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解析: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水温是该实验的自变量,要有温度梯度,各组实验温度不能相同,其他的无关变量要保持适宜且相同。该实验用的布料、水量要适中,不是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答案:B

16.在观察果胶酶对苹果匀浆的作用的实验中,先将苹果匀浆放在90 ℃恒温水中保温4 min的主要目的是( )

A.杀灭苹果匀浆中的微生物 B.使果胶分解,从而提高出汁率

C.使苹果匀浆中的原有果胶酶变性失活,以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D.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为90 ℃,酶的活性最高

解析:对苹果匀浆进行高温加热处理,是为了使苹果匀浆中的原有果胶酶变性失活,排除其对实验的干扰。 答案:C

17.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时,若向原料中通入足够的空气,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与酒精的产生分别是 ( ) A.不变、增多 B.降低、不再产生 C.降低、增多 D.不变、不再产生

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因此,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葡萄糖溶液的浓度降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受抑制,不再产生酒精。 答案:B

18.(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 B.进行包埋时,用于悬浮细胞的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

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检测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pkoq6vpq34n7xz5eecp3x5if1klf700av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