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复习课设计
句 式 转 换
临泽镇营南小学 沈衡山
【说课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句子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形象、生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句式转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法规则,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生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式转换方法。我在本节复习课中主要安排了五项专题训练:
1. “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 2.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3. 直接引用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4.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转换; 5. 句子的扩句与缩句。 【重难点分析】
在这五方面内容中,“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最简单,只要智力正常的学生没有什么困难,复习时一带而过。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也不成问题,少数学生可能在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时容易出问题,在教学是突出强调一下。教学重点是句子的扩句和缩句,学生在扩句时水平平平,往往由于思维的惰性、语言的匮乏,有的只扩一处,有的语言不够生动;在缩句时有的缩得不够干净,有的改变了句子的原意,在教学中我打算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基本语法结构,让学生掌握扩句和缩句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直接引用和间接叙述的转换,我打算采取变式训练帮助学生掌握。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练习------ 评析------ 总结----巩固”的方法进行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归纳,找出句式变换的规律与方法。通过复习旧知,使学生学会如何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地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训练中我采取渐进训练、迁移训练、变式训练三种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语言文字曼妙精深,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汉语文库,也使得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生动、灵活。本节复习课中围绕句子主要安排了五项专题训练:
1.“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 2.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3、直接引用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1
4、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转换; 5、句子的扩句与缩句。
【投影出示课堂目标,这样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晰】
二、教学过程
( 一)“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 1. 出示“把”字句和“被”字句练习题 2. 学生练习 3. 反馈总结
“把”字句中的“把”字有对动作的接受者加以处置的意思。而“被”字句中的“被”字要说明的是动作的接收者接受到了什么动作。“把”字句强调的是动作的结果,“被”字句强调的是动作的施行者。在运用时,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句式。
【在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所以一带而过,将时间花在重点、难点上】
(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1、出示练习题 2、学生练习 3、反馈总结
反问句在语气上比陈述句更加肯定有力,既能强调,有能表达强烈的感情。陈述句变换成反问句时,可加上“什么”“难道”“岂”“怎么”;句末可加“吗”“呢”等;句中应加否定词,句末将句号改为问号。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则相反。
【在这部分教学中,反问句转陈述句学生正确率还是很高的,是因为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对于这方面的训练还是挺到位的。难度较大的陈述句变换成反问句,在复习时强调方法,即在句首加上“难道”“岂”“怎么”,在句末可加“吗”“呢”等。句中应加否定词,句末将句号改为问号。】 (三)直接引用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因为这部分内容是难点,我通过例句不断进行变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法,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出示例句 1、 A、小明说:“明天我去姐姐家。” B、小明说,明天他去姐姐家。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两个句子之间的区别在于三处的变化。一是标点的变化:把说后面的:“变成了,把句子末尾的。”变成了。二是人称的变化:把原来句子中的我变成了他(男性的他)其他的内容照抄就行了,但是一定要注意句子的意思可不能有变化的。看明白了没有?要不要来试一个: 如:A小红说:“今天我值日。” B___________
其实我们刚才看到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情况,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另外的一种情况:增加难度
2、 A:小红说:“你来帮我值日吧!” B:小红说,让我来帮她值日。
2
从上面的例子2,我们不难看出除了例子1讲到的标点和人称的变化外,A句中又多了一个人称“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子的做法是:把你换成了我,而又因为你在句子的开头,所以又补加了一个辅助性的词让。当然如果你不在句子的开头就不用加辅助性的词语了,如:
3、 A、小林说:“我来帮你值日吧!” B、小林说,他来帮我值日。
上面所讲的这些都是讲前面有一个人在说话时的变换方法,可是如果前面有两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又该如何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组例子:再进行变式训练 4、 A、小红对小林说:“你来帮我值日吧!” B、小红对小林说,让小林帮她值日。
让我们再来认真地看一看上面的例子,就会发现,因为A句中是小红对小林说的话,所以句子中的你变成了小林,当然如果句子中的小红是对小花说的话,那么就要把句子中的你变成小花了,进行迁移训练
A、小红对小花说:“你来帮我值日吧!” B、小红对小花说,让小花帮她值日。
上面的做法你是不是明白了呢?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试一试: 1、小强说:“我妈妈去开会了。” 2、秦王说:“这次要感谢你了。”
3、老师对小强说:“是我错怪你了,请你原谅我!” 4、老红军对小红军说:“我来背你!”
怎么样?这回你明白了吗?其实我们所学的所有的知识,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只是你认真观察,勤于思考,你一定可以获得更多更为巧妙地学习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祝你成功了!【鼓励学生自我总结,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转换
1、出示练习题 2、学生练习 3、反馈总结
肯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句式表达,有时用两个否定词,表示双重否定。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语气比肯定更重一些。
【这部分内容复习后安排了趣味练习反馈,将题目和水果安排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情趣。在练习中还安排了挑战性题目,做到因材施教】
(五)句子的扩句与缩句
1.句子的扩句学生会扩,但不够具体、生动,没有语言感染力,这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指导中我采取方法一:多角度提问法 (投影出示):按要求将句子写具体。 , 消防战士 扑灭 大火。
(什么时候) (什么样的) (怎样地) (哪儿的) 2、 给这一种方法定个名字:多角度提问法。 3、 投影出示例句练习,并说明思考过程。
3
? 空气新鲜。 ? 天气酷热。 ? 比赛激烈。
【强调思维过程,是让学生不仅会,而且知道为什么?从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方法二:添枝加叶法(锦上添花法)
? 大家都有些累了吧?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 )的金字塔 ( )的机器人 跑得( ) ( )的外星人 ( )的想法 累得( ) ( )地飞 ( )地叫 干得( ) ? 投影出示练习:
1、小朋友们( )参加( )游园会。 2、( )教室里坐满了( )的观众。 3、大熊猫是( )( )( )的动物。 4、火星是( )的地方,我们( )向往。
2. 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
(1)、出示练习题 (2)、学生练习 (3)、反馈总结
1、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2、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3、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4、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缩句要注意找出句子的主干,特别留心“的”、“得”、“地”等修饰性词语,还要把表示时间、地点、数量词全部去掉,千万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 【总结归纳】
提问:句子转换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教师强调:
1、 句式转换完成后句子的意思不变 2、 转换前后句子都要保持通顺与正确 3、 句式转换还要注意标点的转换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