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球化与管理 一 全球化内涵(领会)
全球化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过程。说全球化是一事实,是指其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及各国人员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赖,而且这种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说全球化是一过程,是指其既是技术发展又是人类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全球化背后的两股最根本的推动力。
1.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2.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全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
3.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产业层面上,全球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
4.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在公司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布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地区交流程度
二 全球化与管理者
作为一名全球化管理者,既需要理解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又需要理解与掌握一些全球化管理所必须的关键能力。 1.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领会):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⑴政治与法律环境: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的稳定性、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
度、法律环境 。
⑵经济和技术环境: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市 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基础设施。 ⑶文化环境: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避免、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男性化或 女性化、长期导向或短期导向。
全球化的任务环境:⑴供应商 ⑵销售商 ⑶顾客 ⑷竞争对手 ⑸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2.关键能力(领会)⑴国际商务知识 ⑵文化适应能力 ⑶视角转换能力 ⑷创新能力
培养全球化管理能力的方法:①从经历中学习 ②从工作任务中学习 ③从关系中学习
三 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1.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决策(领会):
出口:出口是指企业将国内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输往海外目标市场的活动。 ⑴间接出口:一种与目标市场联系较为松散的进入方式。 ⑵直接出口:是出口阶段的高级形式。 非股权安排(合同安排)
⑴特许:是当事人一方将其技术、商标或专利的使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由后 者按合同规定使用的交易行为。
⑵合同制造:是介于许可贸易与直接投资之间的一种市场进入方式。 ⑶管理合同:是通过向目标市场国的某一企业提供管理技术,或负责该企业
的经营管理等,借以进入海外市场的一种方式 国际直接投资
⑴合资进入:指企业通过与东道国投资者共同投资,依照东道国法律在其境 内设立实体的经营方式。
⑵独资进入:指企业依据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建立全部资本为投资者 所有的企业。
⑶新建进入:指国际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新的企业进 入国外市场的行为。
⑷购并进入:指国际企业通过收购投资所在国的企业的股份或购买企业产权 以达到控制被收购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的目的。
2.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领会):在选择目标市场和东道国市场的进入方式后,管理者就需要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管理和组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和代理机构。这就需要企业在①全球一体化压力 ②当地化反应 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恰当的组织模式。
组织特征 多国型公司 全球型公司 资产和能力配置 分散,各国自集中,全球规足 模 国际型公司 核心能力的来源集中,其它的分散 跨国型公司 细分,相互依存,专业化 海外业务的角色 知识的开发和扩散 寻找和利用各地机会 贯彻母公司的战略 调整并利用母公司的能力 各子公司对全球经营的贡献不同 各单位自己开发和保有知识 中央开发并拥有知识 中央开发知识并将其转移到海外各单位 世界范围地开发和分享知识 3.全球化经营的领导风格(领会):由罗伯特?豪斯研究发现 ⑴22个杰出的领导风格特征:积极性、可靠的、具有管理技巧、公正、双赢的问题解决者、鼓励、聪明、果断、见多识广、有效的谈判者、远见、未雨绸缪、动机激发者、善于沟通、
精益求精、信心建造者、诚实、充满活力、协调者、团队建造者、激励下属、可信赖的。
(2)8个糟糕的领导风格:无情、不合群、易怒、孤独者、自我中心、含糊、不合作、独裁。
4.全球化经营的管理控制(领会):一个管理控制系统必须从母公司和分公司两角度来考察
(1) 管理控制系统的制定逻辑:
①全球化企业必须通过分公司的战略实施而服务于协调总部确定的价值创造 过程
②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帮助分公司适应其当地环境,有利于分公司挖掘当地所有 的机会与潜力。 (2) 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