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汝南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立项申报书
学 科 分 类_ 小学数学 课 题 名 称_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________金婷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题 组 成 员_ 袁瑞 李晓 罗静华 主持人工作单位_ 汝南县第一小学 申 请 日 期____2015年10月________________
汝南县基础教学研究室制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二、封面左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每项课题主持人一般为1人;主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至少1人,最多3人。
三、本表报送一式3份,请用A4纸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须提供本表的电子版1份。
四、请用钢笔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五、汝南县基础教学研究室通信地址:
汝南县教育体育局院内4楼 邮政编码:463300
2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主持人 姓 名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通讯地址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姓 名 主 要 参 与 者 预 期 成 果 (在选项上打“√”或加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金婷 政治面貌 党员 性别 学科专业 女 小学数学 年龄 28 专业中小学初级职称 教师 汝南县第一小学 0396-8050060 学历本科 学位 463300 邮政 编码 E-mail 15836708881 性年龄 别 男 33 专业 学科 学历职称 专业 学位 中小学二级教师 数学 512202652@qq.com 工作单位 李晓 本科汝南县第一小学 学士 A.专著 B.研究报告 C.论文 D.其他 本课题研究 起止时间 2015年10月15日至2016年10月15日 3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社会发展与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部也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就目前形势而言,计算机已几乎普及开来,计算机也越来越被教师当成新的教学工具运用于在日常的教学中,使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设计和传统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走进课堂,必将引发课堂教学从教育观念到实施方式、实施策略的一系列的变革,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如何将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为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互动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这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我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的课题。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它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特别是近代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应该整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并增加新的教学形式。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带着目的,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3、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我校每班都配备有电脑设备,教师也以中青年为主,这为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可以全面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相结合的认识,使教师更充分地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让计算机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