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措施。
4.2.1 现场污染处置
污染处置组立即采取关闭、封堵、围挡、转移等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 防止污染蔓延扩散。做好有毒有害物质和消防废水、废液等的收集,最后送具备 相关资质和能力的机构处置。
4.2.2 转移安置人员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及事发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建立 现场警戒区、交通管制区域和重点防护区域, 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的方式和途径, 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转移受威胁人员和可能受影响地区居民,确保生命安 全。妥善做好转移人员安置工作,确保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和必要 医疗条件。
4.2.3 医学救援
迅速组织当地医疗资源和力量,对伤病员进行诊断治疗,根据需要及时、安 全地将重症伤病员转运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强救治。
指导和协助开展受污染人
员的去污洗消工作,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视情增派医疗卫生专家和卫 生应急队伍、调配急需医药物资,支持事发地医学救援工作。做好受影响人员的 心理援助。
4.2.4 应急监测
加强大气、水体、土壤等应急监测工作,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种类、 性质以及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等,明确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确 定监测的布点和频次,调配应急监测设备、车辆,及时准确监测,为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
-
4.3
响应终止
当事件条件已经排除、污染物质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所造成的危害基本消 除时,由总指挥终止应急响应。
5 后期工作 5.1
损害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要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评估结 果向社会公布。评估结论作为事件调查处理、损害赔偿、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重 建的依据。
5.2
事件调查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有关规定,由安全环保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 组织开展事件调查,查明事件原因和性质,提出整改防范措施和处理建议。
5.3
善后处置
办公室根据有关规定做好善后工作。开展相关理赔工作。 6 6.1
应急保障 队伍保障
公司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培训和演练,加强环境应急队伍管理,提 高突发环境事件快速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
6.2
物资与资金保障
设备部和供应部负责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物资库。财务部预留应急专项资金。 6.3
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
办公室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确保应急期间通信联络 和信息传递需要。生产部要健全紧急运输保障体系,保障应急响应所需人员、物
-
-
资、装备、器材等的运输。
6.4
技术保障
质研部对应急处置过程中提供应急技术保障。 7 附则 7.1
预案管理
预案实施后,安全环保部组织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 时组织评估和修订。
7.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7.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