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根据绝对值得意义求得不等式|x+2|+|x﹣1|≤3的解集.
解答: 解:由于|x+2|+|x﹣1|表示数轴上的x对应点到﹣2、1对应点的距离之和,它的最小值为3,
故不等式|x+2|+|x﹣1|≤3的解集是[﹣2,1], 故答案为:[﹣2,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的意义,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11.(5分)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y,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x﹣y|的值为4.
考点: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利用平均数、方差的概念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需要用一些技巧,因为不要直接求出x、y,只要求出|x﹣y|即可,故可设x=10+t,y=10﹣t,求解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
22
x+y=20,(x﹣10)+(y﹣10)=8,
2
设x=10+t,y=10﹣t,则2t=8,解得t=±2, ∴|x﹣y|=2|t|=4, 故答案为:4.
点评: 本题考查统计的基本知识,样本平均数与样本方差的概念以及求解方程组的方法,比较简单.
623
12.(5分)展开(a+b+c),合并同类项后,含abc项的系数是60.
考点: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专题: 排列组合.
6
分析: 把(a+b+c)的展开式看成是6个因式(a+b+c)的乘积形式,按照分步相乘原理,
23
求出含abc项的系数即可.
6
解答: 解:把(a+b+c)的展开式看成是6个因式(a+b+c)的乘积形式,
23
展开式中,含abc项的系数可以按如下步骤得到: 第一步,从6个因式中任选1个因式,这个因式取a,有第二步,从剩余的5个因式中任选2个因式,都取b,有第三步,把剩余的3个因式中都取c,有根据分步相乘原理,得; 含abc项的系数是
23
种取法; 种取法;
种取法;
??=6×10×1=60.
故答案为:60.
点评: 不同考查了二项式系数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分步相乘原理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 9 -
13.(5分)已知实数x,y满足条件:,若条件为目标函数z=ax+by最大值为
6,则ab的最大值是.
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确定z取最大值点的最优解,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由约束条件作差可行域如图,
由z=ax+by(a>0,b>0)得y=﹣则直线的斜率k=﹣平移直y=﹣直线y=﹣
,
,截距最大时,z也最大.
经过点A时,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
由,解得,
即A(2,4), 此时z=2a+4b=6, 即a+2b=3, ∴3=a+2b立.
∴ab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即
,ab
,当且仅当a=2b,即
时上式“=”成
- 10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z的几何意义先求出最优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中档题.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 14.(5分)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cosθ与ρ=sinθ的两个圆的圆心距为
.
考点: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专题: 计算题.
222
分析: 先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间的关系,即利用ρcosθ=x,ρsinθ=y,ρ=x+y,将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和ρ=sinθ化成直角坐标方程,最后利用直角坐标方程的形式,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得.
解答: 解:由ρ=cos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y﹣x=0,其圆心是A( ,0), 由ρ=sin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y﹣y=0,其圆心是B(0,),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AB=故答案为:
.
,
2
2
2
2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以及利用圆的几何性质计算圆心距等基本方法,我们要给予重视.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 15.如图,从圆O外一点P作圆O的割线 PAB、PCD. AB是圆O的直径,若PA=4,PC=5,CD=3,则∠CBD=30°.
- 11 -
考点: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专题: 选作题;立体几何.
分析: 由于题目中并没有给出与角相关的已知条件,故解题的关键是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角的大小,故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割线定理,求出圆的半径是本题的切入点. 解答: 解:由割线长定理得:PA?PB=PC?PD, 即4×PB=5×(5+3), ∴PB=10, ∴AB=6, ∴R=3,
所以△OCD为正三角形,∠CBD=∠COD=30°.
故答案为:30°.
点评: 当已知中的条件可以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等特殊图形,我们经常利用这些图形特有的性质,得到相关的数量关系,进行求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2分)设函数f(x)=sin(2x+
)﹣4cos(π﹣x)sin(x﹣
).
(1)求f(0)的值; (2)求f(x)的值域.
考点: 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函数的最值. 专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分析: (1)直接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值求出结果.
(2)首先对关系式进行恒等变换,变形成正弦型函数,进一步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求出三角函数的值域.
解答: 解:(1)函数f(x)=sin(2x+则:f(0)=
(2)f(x)=cos2x+4cosx(=
= 由于﹣1≤sin2x≤1
所以:函数f(x)的值域为:[].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值.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型. 17.(12分)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将在湛江举行,组委会招募了12名男志愿者和18名女志愿者,将这30名志愿者的身高编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单位:cm),身高在175cm以上(包括175cm)定义为“高个子”身高在175cm以下(不包括175cm)定义为“非高个子”.
- 12 -
)﹣4cos(π﹣x)sin(x﹣=1﹣2=﹣1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