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 【答案】B 【解析】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使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 例6.当夜幕降临之后,如果我们想在室内通过玻璃门窗看清室外的景物,常常是关掉室内的灯,而在室外看室内的景物时,则不必如此。这是为什么? 【答案】当有强光和弱光同时进入人的眼睛时,人感觉到的是强光。当室内亮灯时,屋内光线较亮,室内物体反射光线射到玻璃上成像,人看到的是屋内物体所成的像。当关掉灯之后,室内较暗,室外景物反射的光可以通过玻璃折射入人眼,因此看室外景物要关掉室内的灯。在室外看室内景物时,室内亮灯,室内物体反射的光线可以通过玻璃折射入人的眼睛,因此不必关灯。 例7.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 性质。 【答案】45;直线传播的 【解析】从甲图观察口看到的是方格子,而从乙图中可以看出,观察口正前方没有方格纸,因此它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得到的,像刚好成在观察口的正前面,因此镜面与箱底的夹角为45度;而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 例8.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l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m,他到像的距离是 m。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请画图说明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
【答案与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7m的小明同学她在镜中的像高仍然为1.7m; (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当人到镜面的距离为1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1m,则人到像的距离是1m+1m=2m。 (3)如图所示,A、C、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OC=OC′,所以OC=1/2 CC′,EO=1/2 A′C′,FO=1/2 B′C′,EF=1/2 A′B′=1/2 AB。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这就是镜的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所放位置如图所示,镜的上端E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即想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可以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或脚尖),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即可。 例9.一人正对竖直平面镜站立,人的脸宽为20cm,两眼的距离为10cm,欲使自己无论闭上左眼还是右眼,都能用另一只眼睛从镜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脸,则镜子的宽度至少为 cm。 【答案】15 【解析】如图所示,人的脸宽为AB等于20cm,两眼为C、D,CD=10cm,如果用左眼看完整的像需用PR之间的平面镜,如果用右眼看完整的像需用QS之间的平面镜,所以无论闭上左眼或右眼都能看到完整的像需用PS之间的平面镜因PS是梯形CDB′A′的中位线,则PS?CD=10cm,所以ps?1(A?B??CD),因AB?A?B??20cm。21(20cm?10cm)。 2
例10.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 (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像距测量错误, 。 【答案】(1)P;(2)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解析】(1)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通过测量,可以得到A和A'到平面镜P面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A'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P面成像得到的.(2)如图,小柯测量时把像A'到玻璃板Q面的距离作为像距,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例11.小丽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丽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丽请小明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丽一只手麻利地在小明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明沿着小丽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
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请根据光学知识判定:小丽是怎样选取和放置蜡烛的? 【选取蜡烛】使蜡烛A、B满足 的条件; 【确定位置】在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不借助刻度尺如何确定蜡烛B的位置? ; (2)请你依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小丽悄悄地将挡板拉开的目的。 。 【答案】(1)完全相同 点燃蜡烛B,并调节B的位置,使蜡烛B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2)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到玻璃板上,使其反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使小明看到了与蜡烛A重合的B的像 【复习训练】 一、选择 1. 下列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激光准直打隧道 B.夏日浓密树荫下可见圆形的光斑 C.阳光穿越整个大气层 D.日食、月食 2.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 3. 会聚光束经过一平面镜反射后(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