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打开门,沿着你已经确定的那条路线继续走。看到的下一个特征物,把它和要记忆的下一项联系起来。比如下一项是“蛋”,而第二个特征物是“丈母娘的照片”。很好,在这点上你知道该怎么做……程序都是一样的,只要保持头脑中的画面联想,直到搞定所有要记的项目。
5、参观你的宫殿
到这一个步骤,你已经记住了那些项目。但如果你是个新手,你可能还需要做一点复习,至少要把行程在头脑中演练过一次。
如果你从同样的地方开始并遵循同样的路线,每当你看到途中选定的特征物时,要记的东西就会瞬间浮现。路线从出发到结束,注意那些特征物,并且在脑中重演场景。当你的行程终结,转过身从反方向走回你的出发点。
最后就完全是增强形象思维能力的问题了。你越放松就这事越容易,你就能记得越好。
比 如你要记汉朝皇帝的名字,首先要进入你自己想象里的记忆宫殿里,走进第一个房间,你会看到很明亮宽敞的房间里有个皇帝坐在龙椅上咬了口(汉)堡包然后吃了 放在旁边的糕(高)点感到很满(足)
祖的样子。这样我们就记住了第一个皇帝叫汉高祖,接下来穿过第一个房间我们来到了第二个房间,我们看到的是刚才那个皇 帝的样子由于吃了太多的糕点胃有点不舒服很痛苦的样子于是我们就记住了第二个皇帝汉惠帝;记忆宫殿里有着你所设置的房间不同的房间就能存放不同的记忆知 识,接下来我们来到第三个房间推开门我们可以看到刚才那个痛苦的皇帝拿起一瓶风油精闻(文)了一下感觉很舒服,嘿嘿这就是我们所要记的第三个皇帝叫汉文 帝
最后的观点
我喜欢宫殿记忆法(和 其他的挂钩方法)在于它们不但非常有效,而且学起来、用起来都很有趣。 只需要一点经验,你用记忆宫殿记住的目录会鲜活地存在于头脑中很多天、很多周甚至更加长久。 要知道,你想要多少宫殿就能创造多少个,或简单或精致都如你所愿。它们每一个都是一家“记忆银行”,随时准备好帮你记住任何事。
客观场所和思维概念的联系是我所知的最强有力的记忆组合。其他大多数记忆技巧(通常比记忆宫殿复杂得多)的原理,至少有部分是使用客观场所作为记忆挂钩
宫 殿的每一个房间可以是互通这样就可以记住顺序。当你要回忆的时候只要想象自己在你的记忆宫殿里参观了一遍。大家可能觉得这个
记忆宫殿方法有点像我们所学的 地点桩子法,其实不然记忆宫殿结合了地点和多米尼克的旅程理论是地点法的升华,地点桩子可能有限,可是在记忆宫殿里地点有限可是想象无限。这样你可以构建 越来越庞大的记忆宫殿
《利玛窦的记忆之宫》是一本介绍记忆方法的 书。距今四百多年前,由著名传教士利玛窦(MathewRicci,1552—1610,意大利人,1583年来华)于1595年在江西南昌,用中文撰写 的。该书在他去世后由晋绛、朱鼎瀚参定,耶酥会士高一志、毕方济共同修订刊印,但书无刊印年月。全书35张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明刊本曾在上海徐汇书 楼藏有全书印片。1965年在台湾载入《天主教东传文献》。现根据二修订者同在山西终州传教时间推定该刊本可能约在1624年或1628年至1640年间 刊印。《西国记法》全书内容六篇:即原本篇、明用篇、设位篇、立象篇、定识篇、广资篇。利玛窦利用西方记忆术(“地点法”)结合中国古代“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的识字特点介绍怎样识记中国文字的方法。
利玛窦在书中讲述了“地点记忆术” (他称之为“象记法”)的由来,最早创始于古希腊诗人西末尼德通过亲友们宴聚的坐次位置回忆出人名的故事,并介绍具体操作方法,结合中国古代“六书”的识 字特点,以汉字的象形结构,汉字的偏旁、部首等各组成部分,意义联系,字声同音等方法形成表象及联想,这可说是最早认识汉字的教学心理学思想。
他的书中还首次提出脑的记忆作用,确定记忆在脑的颅囱后枕骨下的部位,认为事物由五官进入脑的图像有如印章印在脑上,但由于脑的硬软和干湿不同而记忆痕迹深浅有所差异。
[正文如下]
原本篇第一
人 受造物主所赋之神魄,视万物最为灵悟,故遇万类悉能记识,而区别以藏之,若库藏之贮财货焉。及欲用时,则万类各随机而出,条理井井,绝无混杂。然人知能记 忆,而不知所以藏贮,所以区别者从何而致,且翕受果在何处,其敷施之妙,卒莫能语诸人。此则造物主显露密秘,运斡精蕴,人乌得而测之乎?吾西士间尝论其概 矣。兹再次第于左,以求同理。
记含有所,在脑囊,盖颅颐后,枕骨下,为记含之室。故人追忆所记之事,骤不可得,其手不觉搔脑后,若索物令之出者,虽儿童亦如是。或人脑后患,则多遗忘。试观人枕骨最坚强,最丰厚,似乎造物主置重石以护记含之室,令之严密,犹库藏之有扃鐍,取封闭巩固之义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