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
甘肃省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成效考核评价指标、内容及标准
评分分值
一级指标(6项)
二级指标(22项)
内容及标准
示范县
合计
合计
小计1.依法行政
国家、省、地方有关林业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相关制度建设配套完善。
地、县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工作,有专人负责,严格按国家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有效指导示范建设工作,足
一、制度
保障
2.组织领导
额配套投入,及时编制、批复作业设计,报送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地、县林业主管部门不断总结珍贵树种培育工作,每年按时向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报送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及市州珍贵树种培育年度工作总结,典型经验随时上报。
示范县将珍贵树种培育列入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有专管人员和稳定的技术队伍,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3.政策机制
制订出台鼓励、扶持珍贵树种培育的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扶持珍贵树种培育力度大,政策机制好,年度预算安排有专项经费。
1
1
3
2
1
3
2
1
6
2
4
6
2
4
100193
地级林业部门
1071
示范县90122
合计100143
示范基地地级林业部门
1061
示范基地9082
312
1
评分分值
一级指标(6项)
二级指标(22项)
内容及标准
示范县
合计
4.规范管理
建立并有效执行珍贵树种培育计划、资金、作业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珍贵树种培育示范管理工作规范。示范县科学编制并颁布实施珍贵树种培育专项规划,培育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当。
2
地级林业部门
1
示范县1
合计2
示范基地地级林业部门
1
示范基地
1
5.专项规划
小计
148
148
64
64
建有珍贵树种种苗繁育基地;采种规范,种源清晰;繁育当地栽培的主
6.种苗繁育
要珍贵树种苗木,满足示范县珍贵树种造林需求的同时,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良苗木,示范县或示范基地造林全部使用良种苗木。
丙级(含丙级)以上资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珍贵树种培育专项
7.作业设计
二、资源
培育
8.培育规模
依据批复的作业设计施工作业,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计划;示范县按规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造林(更新)面积保存率90%以上,混交林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定向改培林分郁闭度达到0.5以上,改培珍贵树种株数比例达到《珍稀树种培
9.培育质量
育作业设计规定》(办造字〔2008〕30号)的要求;及时有效开展未成林地抚育管护,培育的珍贵树种林分结构合理,林木长势旺盛,健康状况良好。
15
15
20
20
12
12
18
18
规划和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符合《珍稀树种培育作业设计规定》(办造字[2008]30号)要求。
11
11
18
18
5
5
2
2
2
评分分值
一级指标(6项)
二级指标(22项)
内容及标准
示范县
合计
10.培育模式
小计
地级林业主管部门建立珍贵树种培育专家顾问队伍,组织、协调和指导
11.科技合作
三、科技
支撑
12.科技推广
示范县、示范基地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示范县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科研与技术合作关系,在良种繁育、引种试验、栽培示范等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科技合作。
大力推广应用珍贵树种培育新成果、新技术,采种、育苗、整地、栽植、抚育管护等技术相对成熟,科技含量高。
建立培训制度,对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林农、林场职工等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从业者普遍掌握珍贵树种培育技术。
3
1
2
5
1
4
4
1
3
4
1
3
探索形成了与自然地理条件、林分状况相适应,树种配置合理、密度适宜的科学栽培模式。
511
3地级林业部门
示范县58
合计613
3
示范基地地级林业部门
示范基地
610
13.技术培训
小计14.自然资源
四、资源
保护
15.古树名木
46
1362
413
重要野生种源、自然群落、原始林分纳入保护区(小区)、森林公园、采种基地保护范围,珍贵树种自然资源保护良好。
树龄100年以上或胸径100cm以上珍贵树种、古树名木经过全面调查,数据清楚,并得到挂牌保护。
示范县建立了珍贵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或树木园,主要乡土珍贵树种得到妥善保护。
2
22
16.种质资源
22
3
评分分值
一级指标(6项)
二级指标(22项)
内容及标准
示范县
合计
小计
城乡绿化普遍采用珍贵树种,建立了一批特色生态文化示范单位,树立了良好的生态形象。
珍贵树种保护和培育已成为自觉行动和社会风气,成立珍贵树种民间协会或合作组织,在社会化服务中发挥作用显著。
18.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多种方式开展珍贵树种保护和培育等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珍贵树种培育的认知度。
19.科普文化
小计20.模式特色
六、示范
价值
21.辐射影响
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珍贵树种培育模式和管理经验,极大地促进当地珍贵树种培育的健康发展,对区域乃至全国有良好示范作用。
珍贵树种培育规模大、质量好,在县域外有较高知名度,培育了各类示范样板,总结、编制了供交流学习的典型经验、技术交流材料等,吸引各地学习取经,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辐射带动效果显著。
22.综合效益
珍贵树种培育产生较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促进区域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积累财富,推进绿色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
2
2
2
4
4
建立了珍贵树种保护和培育等科普宣教场所,主要示范区域建有固定的珍贵树种科普宣传、标示碑牌等。
2
2
10
地级林业部门
示范县10
合计
示范基地地级林业部门
示范基地
17.生态形象
44
五、生态
文化
11
362
362
95
11
84
4
附录2
甘肃省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成效考核评价评分表
一级指标(6项)
二级指标(22项)
合计
合计
小计
10019
地级林业部门
107
贯彻国家、省有关林业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一)依法行政
一、制度
保障
3
建立了与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建设相关的管理制度,得1分。有专人负责,足额配套投入,得1分;
(二)组织领导
5
及时组织作业设计并报送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复,得1分。
有专管队伍、专人负责,1分;得有专项投入、足额配套,2分。得
5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生态建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相关制度建设配套完善,2分。得
3
示范县
9012
合计10014
地级林业部门
106
贯彻国家、省有关林业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立了与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相关的管理制度,得1分。
有专人负责,足额配套投入,得1分;及时批复作业设计并报送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得1分。
有专人负责,得1分;有专项投入、足额配套,得2分。同示范县
查阅文件资料、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
示范基地
908
示范县总评分分值
示范基地总评分分值
指标获取方法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