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教版科学中考知识点复习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0:31: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肺换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2)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和细胞内气体交换。

经肺泡内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走,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不断获得氧气,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不断排走,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以上两过程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3)气体的运输:氧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

(4)细胞呼吸:细胞利用氧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

四.循环系统和血液循环

1.循环系统的组成:由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 2.心脏的结构

分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能自主地有节律

地收缩和舒张。

3.血管的种类

⑴动脉:与心室相连,将血液送出心脏血管,与此相适应,动脉管壁厚,弹性好; ⑵静脉:与心房相连,将血液收回心脏血管,静脉管内血压低,管壁薄,弹性差; ⑶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质的场所,因此管壁最薄,管径最小,仅

容红细胞逐个通过,血流慢。

4.动静脉血的区分:不能根据血管的名称来判断血液的名称,应该根据血液中的含

氧量多少来判断。

3.血液循环:

(1)动力:心脏的舒缩。

(2)规律: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原因是具有瓣膜,即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静脉内的静脉瓣,它们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3)途径: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同时进行。见下图。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分支动脉→除肺以外各器官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分支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4.观察小鱼尾部血液循环实验:比较各种血管的血液流速和血液颜色。低倍镜下,可见毛细血管壁薄,管径小,血液流速慢,红细胞呈单行流动。小动脉血流快,有时有脉搏样波动。小静脉血流慢,色暗红。

五.血液

1.血液组成: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 细 胞 白 细 胞 血 小 板 血 浆 无核,两面凹圆饼有核,比红细胞特点 形,质中有血红蛋白 大,有多种 正常 最多500万(男) 5000—10000 10—30最小,无核 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万约占血液总量的55% 数量 420万(女) (男、女) (男、女) 运输氧、部分二氧化吞噬异物,参与促进止血,加运载血细胞,运作用 碳 人体免疫 速凝血 输养料和废物。 成年人血液中血细胞含量的多少对健康影响很大。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过低—贫血;白细胞太少—抵抗能力差;血小板太少—不易止血。

2.骨髓的造血功能

(1)人出生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

(2)刚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增大,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红骨髓。

(3)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被红骨髓替代,骨髓的造血能力显著提高。 (4)骨髓的造血能力极强,如果只保留骨髓的十分之一,就能完成正常的造血功能

(5)少量骨髓捐献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人体的造血组织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当抽取部分骨髓后,造血干细胞会加快增殖,在一、二周内完全恢复原来的水平。

3.输血和血型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除了同血型者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外,血液为AB型万能受血者,

而O型万能输血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行)。

(1)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2)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献血者红细胞(含凝集原) O型(无) A型(A) B型(B) AB型(A、B) O型(抗A、抗B) - + + + 受血者血清(含凝集素) A型(抗B) - - + + B型(抗A) - + - + AB型(无) - - - - 凝集原 A B A+B 无 凝集素 抗B 抗A 无 抗A+抗B 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4.献血:一个人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血液总量的5%左右),由于储备血液的替补,血容量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可恢复正常,血浆蛋白由于肝脏合成功能的加速,一两天就能恢复正常。有规律的献血还可以预防心脏病。

六.泌尿系统和尿的排泄

1.泌尿系统组成:

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将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物通过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肾是尿生成的重要器官,不仅可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物排出体外,并且对调节体内水与电解质和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2.尿的形成

肾小球过滤作用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1)过程:

图解如下:

(2)原理:

血浆 原尿 尿液

毛细血管球有通透性,当血液流经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都可“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当原尿通过细长而曲折的肾小管时,其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和部分无机盐被子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称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有选择性。由于大量水被重吸收,所以尿素、尿酸和无机盐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

3.尿的排出

逐步流入

肾小管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搜索更多关于: 浙教版科学中考知识点复习大纲 的文档
浙教版科学中考知识点复习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qpjd14a4l6zh7s4eqk6667gj1yjqg01ci6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