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选:B。
3.(3分)如图所示,提起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需要的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 )
A.分子在运动 C.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非常小 D.分子间有斥力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当玻璃板与水面接触时,玻璃板与水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当用力向上拉时,除重力外,还要克服水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拉力比玻璃板的重力要大,说明了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 故选:C。
4.(3分)将一根电阻丝剪去一半后,其电阻(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分析】导体的电阻大小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都有关系,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越短,电阻越小;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解答】解:
将一根电阻丝剪去一半剪去一半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都没有变化,但导体的长度变小,所以其电阻变小,故B正确。 故选:B。
5.(3分)图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标注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判出螺线管的磁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则可知小磁针的N极指向。 【解答】解:
A、由图可知电流由下侧流入,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上侧为N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下端为S极,上端为N极,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电流由左侧流入,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左侧为N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右端应为S极,左端为N极,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电流由左侧流入,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右侧为N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电流由右侧流入,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左侧为N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故D正确; 故选:B。
6.(3分)如图所示事例或实验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搓手取暖 B.钻木取火
C.感
水蒸汽将软木塞冲出 D.下滑时臀部有灼热
【分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过程。
【解答】解:AB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B错误; C、水蒸气顶开软木塞,是利用水蒸气的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7.(3分)“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安全意识。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户外,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灯泡
C.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D.将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分析】(1)当人靠近到高压线一定距离时就会造成电弧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故要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生活用水属于导体;水在人手和火线之间连通,会发生触电事故;
(3)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4)发对于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解答】解:
A、在户外,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防止发生电弧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故A正确; 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灯泡,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B错误;
C、使用测电笔时,人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但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故C错误; D、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可以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如果将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即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没有接地),一旦漏电,人碰到用电器金属外壳,会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A。
8.(3分)在图中,电流表能正确直接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分析】电流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一起,并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据此判断。
【解答】解:A、图中有两个电流表,但都未与L1串联,故不能直接测出L1电流,故A错误;
B、图中电流表与灯L1串联,测的是灯L1的电流,故B正确; C、图中电流表串联在干路,测的是干路电流,故C错误; D、图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D错误。 故选:B。
9.(3分)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中与之相同的是( ) A.探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B.研究电阻的串、并联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C.保持电压不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液体温度变化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分析】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
【解答】解: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测量,通过测量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的多少,采用的是转换法。
A、探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特点和分布规律,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
B、研究电阻的串、并联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B不符合题意;
C、保持电压不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液体温度变化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采用的是转换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3分)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