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出现了改变社会形态的政治斗争。请举一例。(4分)
(4)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一系列改变社会形态的斗争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高一期末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B 21 B 31 B 2 C 12 D 22 A 32 A 3 A 13 B 23 D 33 B 4 C 14 D 24 D 34 B 5 B 15 C 25 B 35 A 6 D 16 A 26 C 36 B 7 B 17 C 27 C 37 B 8 B 18 B 28 A 38 A 9 D 19 B 29 B 39 B 10 A 20 D 30 B 40 A 41.(10分)(1)作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地方安定;维护封建统治。(2分)
(2)说明: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1分) 条件: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农业的发展;商品种类增加;交子的出现等。(3分,任答其中3点3分)
13
(3)变化:由侧重政治职能转向经济职能,城市经济功能增强。(2分)趋势: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2分)
42.(10分)(1) 时间: 1980年(1分);“特”:是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管理体制。(2分)
影响: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建立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1分)
(2) 措施:解放思想,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1分) 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或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贸组织的成立等。(任答其中2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3) 举措:成立自贸区。(1分)作用:深圳成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等。(任答其中2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43.(10分)(1)特征:第一阶段: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寻求贸易垄断; 第二阶段: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市场扩张;第三阶段:世界各国间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强国靠贸易致富。(3分)机构:关贸总协定;(1分)
(2) 因素:两极格局瓦解;跨国公司的推动;市场经济理念被绝大多数国家认可;世贸组织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进行;区域经济集团化等。(任答其中3点3分)
(3) 认识: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有利于吸收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又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2分)实质: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1分)
44.(10分)(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1分)经营模式:小农经济;(1分)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1分)
(2)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分) 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1分)
14
(3)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1分) 条件:洋务运动的诱导;自然经济的瓦解;外商企业的刺激。(任答2点2分)举例: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1分) (4)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1分)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