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标: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耕作方式的演变; 1、刀耕火种:
2、铁犁牛耕的发展:(精耕细作的方式)
(1) 时期:铁农具出现,使用范围扩大,牛耕技术推广
影响: (2)西汉:牛耕逐渐 ,铁制农具得到改进、样式增多、数量超前(曲柄锄、大镰、
耧车、铁铧);
(3)东汉: 推广到珠江流域, 开始出现; (4)唐朝: 出现; (二)土地制度(生产关系) 1、基本形态
(1)奴隶社会: (表面国有、实质私有)
(2)封建社会: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自耕农土地私有制③ (主体地位) 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的危害 ④明清时期阻碍了 (三)赋税制度:田亩税、人头税、徭役(略) (四)水利建设
(五)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
第 1 页
1、 工业:线索: ——部分流通——占有相当的比重——近代破产 2、 工业:线:投放市场—— 主导
3、 工业:线:不投放市场——技艺高—— 主导地位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 1、纺织业: (1)发展概况
A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距今8 000年前) 原料:麻、葛蚕丝
工具: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等
B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国有六职”之一)。可见统治者对纺织业的重视。
C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D唐代: 兴起;官营纺织业的相当大规模; E宋代: 种植推广到 地区;
F元代:黄道婆推广 技术, 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F明代: 面积普遍扩大;手工工场出现, 萌芽 2、冶铸业 (1)青铜冶铸业
A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小件铜器;
B商周时代, 达到很高造诣。 (2)冶铁炼钢技术
A ,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炼铁; B : 从块炼铁到生铁,出现炼钢和淬火工艺 C汉武帝时推行 制度。
D东汉杜诗发明 。( 装置) E南北朝:
第 2 页
(1)陶器:产生——原始时代彩陶、龙山文化黑陶; 独特技术——唐三彩 (2)瓷器
A原始青瓷——商代(一种釉陶) B商代到东汉——陶到瓷的过渡时期
C唐代: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确立“ ”的格局 唐晚期首创 工艺(长沙窑),有诗文 D唐宋名窑:
E元代 、釉里红
F ——康熙年间发明,雍正时期达顶峰;珐琅彩。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 ; 2、 ; 3、 ; 4、 ;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 (一) 市的发展 1、
严格限制阶段
(1)表现
A秦朝: B汉代: C南北朝: D唐朝: ; 2.放宽限制阶段 (1)表现
A宋朝: B明清: (二) 中国古代商业都市
第 3 页
1、主要的商业都会
A春秋战国: 、 、 、 、 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
B两汉: C隋唐时期: D宋朝: E元朝: F明清时期: 2、 城市发展的趋势
A B (三) 明清时期的商帮
(四)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不同时期所起的不同作用:
1、封建社会中前期: 2、封建社会后期: (六)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 ; 2、 ; 3、 ; 4、 ; 四、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
1、提出: (战国)。
2、含义: 。 3、目的:① 。 4、评价:
A封建社会前期:
第 4 页
B封建社会后期: (二)抑商的表现之一:工商业的管理
1、秦:全面、具体、严密: 2、汉: ; 3、唐: 。 4、通常方式:加重赋税征收(税种,部门、缉私) (三)抑商的表现之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海禁政策: ; 闭关锁国: 2、、实施原因:
具体原因: 根本原因: 3、评价:
A ; B C 。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 (与欧洲大致一致)
2、表现: 3、缓慢发展的原因
A根本: B C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初具雏形(16—18C中期) 1、新航路开辟
第 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