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测定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对小鼠催眠作用的ED50值。 戊巴比妥钠为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用适当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后产生的催眠效应,常用翻正反射的消失来判断,该指标仅有阳性(睡眠)和阴性(不睡眠)两种现象,属于质反应。质反应量效曲线的横坐标为对数剂量,而纵坐标采用阳性反应发生的频数时,一般为常态分布曲线。如改用累加阳性频数为纵坐标时,可以得到标准的S型曲线。该曲线的中央部分(50%反应处)接近一条直线,斜度最大,其相应的剂量也就是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通常称为半数效应量。如效应为疗效,则称半数有效量(ED50);如效应为死亡,则称半数致死量(LD50)。这些数值是评价药物作用强度和药物安全性的重要参数。
孙氏改进的Kaerber法的设计条件是:各组实验动物数相等,各组剂量呈等比数列,各组动物的反应率大致符合常态分布。若以Xm为最大反应率组剂量的对数,i为组间剂量比的对数,p为各组反应率,Pm为最高反应率,Pn为最低反应率,n为实验组数,则:
ED50=lg-1[Xm-i(∑P-0.5)+i/4(1-Pm-Pn)] 含0%及100%反应率时,
ED50=lg-1[Xm-i(∑P-0.5)]
ED50的95%可信限=lg-1(lgED50±1.96·S)
?P??P其中S=i 二、实验材料
n?12
小鼠50只,1% 戊巴比妥钠(sodium pentobarbital solution)小鼠笼,天平,0.5ml或0.25ml注射器。 三、实验步骤
1、确定给药剂量:先以少量动物做预实验,以获得小鼠对戊巴比妥钠催眠反应率为100%的最小剂量(ED100)和反应率为0%的最大剂量(ED0)。然后在此剂量范围内,按等比数列分成几个剂量组(一般4~8组),各组剂量的公比(r)为 r=n-1√ED100/ED0
求得r后,自第一剂量组(ED0)开始乘以r,可得相邻的下一个组的剂量。若共分为5个组,各组剂量分别为ED0、r·ED0、r2·ED0、r3·ED0、r4·ED0、r5·ED0。
2、给药:取体重25g左右的健康小鼠50只,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只(除去极端重量小鼠2只)。按表1所列的各组给药浓度分别腹腔注射0.1ml/10g。
3、记录结果:以翻正反射消失为入睡指标,观察药物的催眠效应,记录各组腹腔注射后15min内睡眠鼠数,填入表1。 四、实验结果
表1 计算戊巴比妥钠ED50用表 组别 1 2 3 4 5
小鼠
药物浓度
给药剂量
对数
催眠鼠数 0 3 4 6 8
数 (mg/ml) (mg/kg) 剂量 8 8 8 8 8
2.0 2.6 3.5 4.6 6.0
20 26 35 46 60
1.3010 1.4150 1.5441 1.6628 1.7781
P 0
P2 0
0.375 0.141 0.500 0.250 0.750 0.563 1
1
根据表1的数据和上述公式可求得ED50=31.90 注意事项
1、为减少误差,由1人配药 2、保持环境安静
3、如果第一组出现阳性动物,则向下按公比增加一个低剂量组(d0=d1/r)
4、最后一组动物未全部阳性,向上增加一个剂量(dk+1=dk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