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总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编 号 编制时间 月 日 编制者贾培清
循序渐进学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解题方法指导
研究高考题,提高得分率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明确高考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对高考评分标准也要细致研究,明确解题过程中哪些是得分点,怎样准确表达得分点,怎样答题更简捷更有效,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成绩,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养成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规范解题的习惯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认真审题的习惯:题目至少读两遍.第一遍,了解题目考查的是哪一方面的知识,弄清是什么样的一个物理过程;第二遍,准确掌握已知条件有哪些、可挖掘出哪些隐含条件,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正确分析出物理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要特别注意瞬时过程。
(2)画示意图的习惯:要养成规范作图的习惯,做到不画图不做题,过程不清不解题.对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最好用示意图表示出来,还要注意从图形中挖掘几何条件,找出有效信息.例如对于带电粒子在电场或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画出粒子的轨迹图,从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出轨迹半径和圆心角。
(3)解题规范表达的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对解答中涉及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的已知量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②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分析后指出,加以说明。
③列方程时要做到:一是要根据公式和已知量符号、未知量符号列出原始式而不要变形式;二是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
(4)良好运算的习惯:最好将运算过程分步进行,因为涉及的量越少越不易出错。 (5)最后给出结果也要注意:
①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②结果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特别提醒:凡是题述中没有给出的都是未知量,不能随便把g取值代入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中。
③因题给物理数据都是用有效数字表示的,所以答案中一般不能以无理数或分数作计算结果.结果是具体数据的一定要带单位.没有特别要求时,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2到3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四舍五入。
④待求量是矢量的必须说明其方向。
精选练习题:
1、倾斜雪道的长为25 m,顶端高为15 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0=8 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10 m/s2) 25 m 15 m
2、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有电量q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沿垂直于半圆直径AD方向经P点(AP=d)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影响)。 ⑴如果粒子恰好从A点射出磁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⑵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Q点切线方向的夹角为φ(如图)。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Q φ
R
P A D O d
3、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4、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y轴向下;在x轴和第四象限的射线OC之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有一质量为m,带有电荷量+q的质点由电场左侧平行于x轴射入电场.质点到达x轴上A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φ,A点与原点O的距离为d.接着,质点进入磁场,并垂直于OC飞离磁场.不计重力影响.若OC与x轴的夹角为φ,求: ⑴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 ⑵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y E O φ A φ v B C x 2019年高三物理总复习-第二轮复习-计算题解题方法指导-研究高考题,提高得分率
5.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y轴平行;在x轴下方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平行于x轴的速度从y轴上的P点处射入电场,在x轴上的Q点处进入磁场,并从坐标原点O离开磁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y轴交于M点。已知OP=l,OQ=23l。不计重力。求:
⑴M点与坐标原点O间的距离;
⑵粒子从P点运动到M点所用的时间。
6.如图所示,在0≤x≤a、0≤y≤
M P O y Q x
a范围内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2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坐标原点O处有一个粒子源,在某时刻发射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均在xOy平面内,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90°范围内.已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介于
a 2a到a之间,2从发射粒子到粒子全部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恰好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求最后离开磁场的粒子从粒子源射出时的
(1)速度的大小;
(2)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弦.
7.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圆轨道OA与水平轨道AB相切,它们与另一水平轨道CD在同一竖直面内,圆轨道OA的半径R=0.45m,水平轨道AB长s1?3m,OA与AB均光滑。一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当滑块经过A点时,静止在CD上的小车在F?1.6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启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力F。当小车在CD上运动了s2?3.28m时速度v=2.4m/s,此时滑块恰好落入小车中,已知小车质量
- 3 - / 6
2(取g?10m/s)求: M?0.2kg,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0.4。
(1)恒力F的作用时间t。 O (2)AB与CD的高度差h。
B A
M
C D 图12
8.如图所示,以两虚线为边界,中间存在平行纸面且与边界垂直的水平电场,宽度为d,两侧为相同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带电量?q,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1垂直边界射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后进入电场做匀加速运动,然后第二次进入磁场中运动,此后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交替运动。已知粒子第二次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是第一次的三倍,以此类推。求:
(1)粒子第一次经过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1。 (2)粒子第n次经过电场时电场强度的大小En。 (3)粒子第n次经过电场所用的时间tn。
(4)假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电场区域场强为零。请画出从粒子第一次射入磁场至第三次离开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不要求写出推导过程,不要求标明坐标刻度值)。
d
v 1
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