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技术学院函授大专
2006建筑设计技术级/2007级建筑工程<建筑力学>课程作业
29、梁的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应在( )范围内使用。 A:塑性 B:弹性 C:小变形 D:弹塑性 30、如图所示杆ACB,其正确的受力图为(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C B A Q D
RB RB C RD C B B
Q RA A Q A RA D (B) D (A) RD
RB RA RA C C B RD B RB Q A Q A RD D D (C) (D)
31、几何尺寸、支承条件及受力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的二根梁,其( )。 A:应力相同,变形不同; B: 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C: 应力与变形均相同; D: 应力与变形均不同;
32、 三个刚片用( )的三个铰两两相联可以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共线 B:不共线 C:虚拟 D:非虚拟
33、 平面刚架两杆刚结点处没有集中力偶作用时,两杆的杆端( )值相等。 A:弯矩 B:剪力 C:轴力 D:扭矩
34、下列四梁的q,l,W,[?]均相同,判断下面关于其强度高低的结论中哪个正确? ( )
A:强度(a)>(b)>(c)>(d) B:强度(b)>(d)>(a)>(c) C:强度(d)>(b)>(a)>(c) D:强度(b)>(a)>(d) >(c)
q q
3L L LL5 5 5 (A) (B) L 5q q
4L L L5 5(C)
(D) 第 5 页 共 14 页
L5广东科学技术学院函授大专
2006建筑设计技术级/2007级建筑工程<建筑力学>课程作业
35、矩形截面受纯弯曲作用的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是( )
36、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分布。 A:均匀 B:线性 C:假设均匀 D:抛物线 37、危险截面是______所在的截面。
A:最大面积 B:最小面积 C: 最大应力 D:最大内力 38、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分布。 A:均匀 B:线性 C:假设均匀 D:抛物线
三、作图计算分析题
1、画出下列各图中指定部分的受力图。不注明的物体自重不计,且所有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C
C B A D A
T
Q AD杆、整体
AC杆、BD杆连同滑轮、整体
D
第 6 页 共 14 页
广东科学技术学院函授大专
2006建筑设计技术级/2007级建筑工程<建筑力学>课程作业
2、悬臂梁受力如图,试作出其剪力图与弯矩图。
第 7 页 共 14 页
广东科学技术学院函授大专
2006建筑设计技术级/2007级建筑工程<建筑力学>课程作业
3、图示物体系统,q =4kN/m,P =8kN,求支座A的约束反力;并作弯矩、剪力图。
P q A E B D C 2m 2m 2m 2m
第 8 页 共 1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