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9:56: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得较远,利用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预报地震、海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特点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性题目。 13.【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形变 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解析】

解:(1)跳高运动员对撑杆施力的同时,撑杆同时也对运动员施了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运动员对撑杆施力的时候,撑杆会变弯,所以是形状发生了变化; 撑杆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形变;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在分析过程中要把形状的变化和运动状态的变化区别开来。 14.【答案】1×10-5 72

【解析】

1ml=10×10-6m3=1×10-5m3; 解:(1)10ml=10×

1m/s=20×3.6km/h=72km/h。 (2)20m/s=20×

10-5 ;(2)72。 故答案为:(1)1×

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15.【答案】6 6.7

【解析】

解:(1)前5s跑了30m,在前5s的平均速为: v==

=6m/s;

(2)之后又以7m/s的速度跑到终点,则这段路所用的时间: t′=

=

=10s,

第13页,共20页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全=

=

=

≈6.7m/s。

答:6;6.7。

(1)已知前5s跑了30m,求出前5s的平均速度:

(2)又以7m/s的速度跑到终点,根据t=求出这段路所用时间,根据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通过这个路程所用时间之比求解。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运用,注意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通过这个路程所用时间之比,而不是速度的平均。 16.【答案】折射 6 不变

【解析】

解:(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以成的像是虚像;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湖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

(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一个虚像;且物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小鸟距水面3m时,像距水面也是3m,故该“倒影”距小鸟的距离是3m+3m=6m;

(3)小鸟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可知,若小鸟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折射;6;不变。

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是人的主观感觉,不能用光屏承接,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 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

第14页,共20页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光的反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7.【答案】0.1 18.82

【解析】

解:

(1)从L1=18.82cm;L2=18.83cm;L4=18.81cm;L5=18.80cm可以看出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

(2)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这本作业本的长度为:L=

≈18.82cm。

故答案为:0.1;18.82。

①对于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②对于给出的数据,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

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 18.【答案】每立方米的冰的质量为0.9×103千克 900

【解析】

103k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冰的质量为0.9×103千克。 解:冰的密度为0.9×因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所以当冰熔化成水后,m水=m冰=900g, 由ρ=V水=

可得水的体积: =

=900cm3。

103千克;900。 故答案为:每立方米的冰的质量为0.9×

3

密度的单位kg/m,表示每立方米的某物体质量是多少千克。

冰块完全熔化为水后,体积和密度变了,但质量不变,再根据V=求出水的

第15页,共20页

体积。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物体的质量与状态无关。 19.【答案】40 60 右

【解析】

解: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应该在同一种介质中,所以MN左侧的两条光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50°=40°因为反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50°,所以反射角等于90°; 又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入射角等于40°;

-30°=60°已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所以折射角等于90°; 又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MN右侧为空气。 故答案为:40;60;右。

根据反射定律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且根据角之间的关系求出入射角的大小;在利用折射定律求出折射角的大小,即较大的角对应的光线在空气中。

会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确定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并且会根据光路确定介质。

20.【答案】2.8 不成 6

【解析】

解:

(1)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8N; (2)由表的数据。

≠…≠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弹簧的长度与拉力大小不成正比;

(3)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力成正比, 由图表数据可得,解得:l0=6cm。

故答案为:(1)2.8;(2)不成;(3)6。

(1)在进行测力计的读数时,要注意其分度值;

第16页,共20页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r45j62og56zh7s4eqk6667gj1yjjc01ch3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