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的材料预存量;进场材料各项技术指标,满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
(3)在上述材料采购之前,项目部预先向监理工程师报审,以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并附材料的样品及材质和使用的有关说明。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采用任何替代材料。
(5)材料进场后,按规定要求进行现场有见证取样检验,试样按要求送专门的质检单位或指定试验单位检验,或在现场试验室内进行;试样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材料才用于现场施工。 3.2.6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1)所有进入现场用于本工程的实施和缺陷修复的施工机械,做到类型适用配套、运行状况良好、技术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工作质量令人满意。
(2)项目部按本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提前作好备用施工机械进场、易损配件购置计划,所有机械设备提前3-5天进场,做好施工前的安装、调试工作。
(3)施工机械进场前,按要求填写《设备进场申报表》,向监理工程师报审,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及时安排就位。
(4)施工机械进场后,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项目部共同进行机械设备安装、试运转验收,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验收合格后投入施工。
(5)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3.2.7 工程测量
(1)开工前,项目部接收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书面资料和数据,并与监理工程师共同校测其基准点(线)的测量精度,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2)根据业主移交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设立辅助施工基线;施工基线及施工水准点沿场区边线方向布置或沿分区界线或垂直分区界线方
向布置,要求不受干扰、牢固可靠、且通视好,并用水泥砂浆浇筑,用红漆标注、编号。
(3)导线或三角网测量采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测距和测角,其精度符合评定标准。
(4)采用辅助施工基线、边界控制点和水准点复测工程范围原地面标高,并进行施工放样,放出场区施工分界线、排水沟位置及标高。
(5)所有测量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全面测量资料和成果经自审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查验,批准后使用。
(6)所有测量的原始记录及内业资料由专人管理,系统保存完整,归入竣工资料中。
第四章 施工现场管理机构设置和现场管理保证措施
4.1 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
工程技术材料设备计划财务办公室
总包协调 施工技术 质量安全 文明环保 施工监测 材料采购 设备管理 财务计划 成本核算 行政后勤 治安保卫 会议接待
砌筑施工组 土钉班组
土方施工组
喷射砼施工组
杂工班组
组织管理形式
4.2 岗位职责及部门职责
1)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部工作,按照已确定的工期、质量、成本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目标,按照ISO9001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组织全过程的具体实施。
2) 项目总工程师(或称项目负责,下同):协助项目经理工作、主管施工技术、质量监测、指导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处理各种技术问题,主持工程技术会议,组织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最终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3) 工程技术部:负责项目全过程实施的具体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施工现场调度、技术管理、施工测量、检验试验及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管理,临时水电
管理,机具安设维修,劳务预付结算。
4) 材料设备部:根据工程特点、技术要求、进度计划,编制材料、设备、物资供应计划,具体负责组织材料、机械、设备物资的采购、供应、收发和保管。
5) 计划财务部:编制详细的经营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做好成本分析、测算工作,编制工程结算资料。
6) 办公室:负责施工现场日常性各项行政事务、接待来宾及对外沟通联络工作,编制劳动工资计划,做好各项后勤、治安保卫工作。
7) 各班组:负责本班组按要求施工,本班组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用电安全。
4.3 现场管理保证措施
1、工程施工由项目部经理总负责,项目部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分管各自工作,现场监理工程师负责全程监理。甲方驻现场督办检查人员每天进场巡检,做好施工记录与巡检记录。
2、项目经理应在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确定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等。甲方现场督办检查组负责审核相关方案。
3、施工公司应严格按照图纸、技术规范与承包合同施工。其内容不相符的,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甲方现场督办检查组负责人会商解决。
4、项目部要落实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的分工、职能和任务;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各个部分、各个阶段的施工控制目标;制定协调工作制度,定期开好调度会议;健全施工记录和报告制度;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5、项目经理应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首先认真研究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随时调整施工计划。对设计图纸中的疑点和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本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