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福建省2013届高考压轴卷语 文 试 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9:19: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福建省2013届高考压轴卷

语 文 试 题(2013.05.24)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2) ,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3)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峰峦如聚,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录毕,走送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游武夷山记 [清]袁枚 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下幔亭峰,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倘过一曲,汝必告。?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三峰比肩,睪如⒈也。二曲而至铁城障,长屏遮泄,翰音②难登。三曲而于虹桥岩,穴中庋柱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六曲而至晒布崖,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戍削,势逸不可止。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八荒蹲伏;又如禹铸九鼎③,罔象、夔魈④,轩豁成形。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⑤,旋即就眠。一夜魂营营⑤然,犹与烟云往来。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五夷之八曲也。闻九曲无奇,遂即自崖而返。

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往,得到此山,请叹观止。而目论老,犹道余康强,劝作崆峒、峨嵋想;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垒拳石,浚盈亩地,尚不得朝夕游玩。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⑦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者?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注】:⒈睪(hào)如:高大的样子。⒉翰音:此处或可释为飞禽难越,或可因山如屏障,高飞的声音也超越不过。⒊禹铸九鼎:传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以象百物。⒋罔象:传说中的水怪。夔(kuí):传说中山林中的精怪。魈:山林之怪。此处当指大鼎的形状。⒌烛跋:

蜡烛点完燃尽。⒍营营:往来盘旋貌。⒎种种:头发短少的样子。喻年老。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行则逸 行:行走 .B 下幔亭峰,登舟, 下:走下 .C 烛跋,旋即就眠 旋:转头 .D 援笔记之 援:拿、挥 .

3.下列句子全部属于具体描写武夷山峭拔的一组是( ) ① 三峰比肩,睾如也 ② 长屏遮泄,翰音难登

③ 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 ④ 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 ⑤ 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 ⑥(武夷)无平笔,故峭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游记行文思路清晰,作者先整体从山的形势与游者的乐趣上概括武夷的迷人之处,然后以白描的手法展开描写武夷山的奇特景观。

B 本文以沿九曲溪游览为线索,作者知道“此山有九曲名”,在前后共三天的行程里一一游历了武夷九曲,独抒灵性,写出了别具一格的山水游记。

C 作者以文喻山,对武夷山作了总结性的议论,概括了武夷山风景的曲、峭、新、遒紧四大特征。

D 作者把自己的心志情韵寄托于山容水态之中,既把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又激起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l)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3分)

(2)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往(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xKb 1.Co m

别舍弟宗一⒈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 赏析本诗颔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 觉慧听说了督军利用职权殴打进步青年的事十分气愤,加入了请愿队伍。一群人来到督军

署,士兵们严阵以待。之后,学生们推举的代表最后顺利见到了督军。(《家》)

B 曹军和西凉军马在潼关交战,曹军抵挡不住,马超率将直入军中捉曹操,曹操情急之下割须弃袍而逃,甚为狼狈。(《三国演义》)

C 雷参谋是吴少奶奶以前的恋人。他趁着吴荪甫不在家时来见吴少奶奶,并献给她一本虽然破旧但被其视若珍宝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子夜》)

D 面对法庭的指控,爱斯梅拉达拒不承认,检察官建议用刑。爱斯梅拉达被押送到拷问室,看到各种刑具,还没等到用刑,爱斯梅拉达便全部招认。(《巴黎圣母院》) E 葛朗台有幸娶了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并通过贿赂的手段从政府手中低价买到了县里最好的葡萄园、修道院和几块分种田。(《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 5 分)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尤二姐道:?三妹子他从不会朝更暮改的。他已说了改悔,必是改悔的。他已择定了人,你只要依他就是了。?

“三妹子”择定的人是谁?他们的婚事成功了吗?请简述事情始末。 (2)阅读下面的《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因此,为了给这次远行做好准备,他(聂赫留朵夫)现在就得到乡下去一趟,把他在那边的事料理妥当才行。

“远行”的目的地是哪儿?聂赫留朵夫为此去了哪里?决定了什么事? 答第( )题: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⒈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⒉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⒊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论语?子张》 【注】 ⒈抑:但是,不过。表示转折;⒉倦:疲倦。⒊诬:诬陷、欺骗。 (1)子游认为何为“末”?(2分)

(2)针对子游的质疑,子夏作出了怎样的辩驳?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

陈佳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读书?

每个人都能给出若干个理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书籍是抚慰心灵的鸡汤……书籍的功用如此之大。然而,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却往往更注重实用: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要的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更便捷的数字阅读,攻势凌厉地抢占着传统阅读市场,浅读、速读、泛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

读书的功用显而易见。然而,除了信息和知识,书籍还带给我们思想和审美。法国人夏尔〃丹齐格在《为什么读书》一书中说:?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无用?的阅读常常萌芽于一颗对世界敏感而好奇的心,当求知的欲望带领着人类穿过重重迷雾后,收获的是一种

别开生面的人生境界。

?无用?的阅读不是生存或者生计所必需的。2012年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人们希望通过他的获奖,?唤起国人对好书的热爱,走进书本,沉湎其中,重回20世纪70年代的阅读时光。?在那个时代,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多少青年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一定会留下痕迹。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因为无故乱翻书,因为不带任何阅读的预期,因为起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当女作家铁凝还是一个少年时,她读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扉页上的题记:?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时,深受震动,她说?这两句话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阅读的重量不仅是来自于它给你实际生活的帮助,有时更来自于它对心灵造成的重击。?无用?的阅读可以跳脱自己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无用?的阅读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让我们收获?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感动。一本好书,从来不会因为它的表面?无用?而折损了它的价值。当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把阅读当作是一种心境的解放,多做一些无目的的阅读、休闲的阅读,而不是说纯粹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为了完成一门学业,为了考到一个文凭而去阅读。希望阅读能与生活始终相伴。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10.下列对文本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书籍的功用虽然很多,但现实中人们看中的大多是它的实用功能。 B 数字阅读能够抢占传统阅读市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便捷性。 C 第三段引用夏尔·丹齐格的话语是为了论证“读书是毫无用处的”。 D 第五段叙铁凝之事恰当地论证了非功利阅读行为可带给人的收获。 11.文本第二段说,“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请具体说明“阅读行为”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3分)

12.结合文本,简要阐述“无用阅读”的价值。(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上天坠落的一枚钉子

朱以撒

⒈古塔是天上宫阙脱落的一枚钉子。

⒉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渐渐遮掩了古塔,可遮掩不住的是古塔浑然一身的典雅气息。那种汲历史之风霜、融人间之智慧、渗入前朝工匠好手的精湛技艺,使它在堂皇富丽的大厦群里毫不畏缩。它所散发出的气息,甚至使遥远前来的人们流连忘返。在夜间登临塔楼高处,风,依稀掀动古塔的影子,安然地飘浮在明月之夜的水面,城市中心那些大厦总是灯火通明,而古塔是如此地孤独无群,昏暗无光,被清冷紧紧包裹。

⒊古塔的沉沦,缘于审美趣味的沉沦。

⒋古塔的兴盛与佛教的兴盛相连。脂粉的南朝和血腥的北朝,应是塔的生发最普及和迅速的时间段。云来云往里,风起风止时,有不少古塔就坍塌在烟雨中了,但古塔流露出来的

搜索更多关于: 福建省2013届高考压轴卷语 文 试 题 的文档
福建省2013届高考压轴卷语 文 试 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r9170pbnk7f1wl0kie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