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2:38: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综合实践活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 研究方案 (可作为课题论证、开题报告的文本框架) 拟稿人:刘兴才

一、课题的提出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实状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间,新课改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突出成就,这是无可质疑的。但是,十年的课改也存在很多隐忧。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走进现实的课堂不难发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仍无多少改变,日常课总体上仍是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仍是以训练为主,简单、机械的训练逼仄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例如数学课,大多仍然是先复习,再讲例题,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对答案,再讲题,布置作业。大量低水平的重复训练,知识结论与解题模式的灌输,强调记忆而不是强调理解,这些为追求“知识、技能扎实”、“学习高效”而形成的教学习惯,仍然随处可见。同时,为了追求考试分数或规避安全风险,不少学校实行“封闭式教学”,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性活动被悄然

1

取消,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学生被禁锢在读书与书面作业之中,几乎被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学习中,产生问题的环境很差,即使是能提出问题,多数是也关于书面学习方面的。课堂的沉闷、枯燥、被动、无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多少时间和空间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正在被吞噬,形成能力黑洞——复杂情境中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例如,PISA将学生阅读素养分为7个精熟度等级,最高级为6级。OECD认为,达到6级的学生将来在知识社会中可胜任领袖级任务,达到5级的学生被看作明日潜在的世界知识工人。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有17%达到5级,但达到6级水平的仪占2.4%。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具有创新和决策水平的阅读素养高段竞争力上,并没有很大的优势。为什么?因为没有精神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就没有批判;没有批判,就没有创造。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向性思考

批判与创造来源于“问题”,没有“问题”,批判与创造就成为无本之源。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说:“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如何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方法?比利时著名教育学家哈维尔·罗杰斯指出:不存在抽象的能力,也不存在抽象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学生的能力,需要在复杂情境中得到发展,并在复杂情境中得到评估。因为,“当我们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时,学生的能力,比如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反思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而事实上,也只有在能力的发展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才能也会在反复的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升。”① 为此,培养学生的问

2

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性问题。当下,我们必须从理念和学术讨论转到教学的实然状态上来,将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综合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独特价值。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最能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和学习方式的课程,它能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的(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或态度;能超越学科界限和时空界限,彻底改变课堂教学面貌和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面发挥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1.能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它不是以学习现成的知识为主,即使是提供給学生的“教材”,也主要是对某项活动的方向性提示,而不是学习文本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中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确定主题、参与研究、得出结论。这些学习过程,都是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2.它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或是探究方式,贯穿于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之中。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既为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能增强探究创新意识、与人合作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有助于激发好奇心、创造力和挑战自我的勇气。

基于以上思考,课题组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课题,以期通过独特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是在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下,结合我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际开展的应用性研究,研究的目的是:

1.构建适合我区实际的、突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特色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为全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2.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研究中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方面的独特价值,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实效性,推进我县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

4.通过研究,提高研究人员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专业素养,同时,促进全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发展。

4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r9xf0szdi0sr9z0o3k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