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堰河在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又开始劳动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读第七节,思考:大堰河从事着这样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为什么始终含着笑呢?
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祥林嫂,当她在鲁家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朴,宽厚的灵魂啊。
全班女同学齐读六个含着笑的句子。
(四)但是,诗人写到这里,认为还不足以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于是,她又带着我们走进了大堰河美丽而丰富的心世界。大家浏览第八节,看一看,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
问:为什么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
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梦实现了,有一个娇媚的媳妇叫她一声“婆婆”,她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五)是啊,谁不期望美梦成真呢?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血汗后,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教师朗读9、10节)
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问: 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六)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教师读12、13节)
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
吗?(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
【板书设计】(5分钟)
结构 情节 意象 情感 狱中回忆(1—3) 介绍关系 坟墓 追怀 痛悼 养母生前(4—8) 劳动繁重 乳液 眷恋 感激
.
.
养母死后(9—11) 家破人亡 黄土 同情 诅咒
直接赞美(12-13) 呈诗赞美 紫色的灵魂 赞颂 讴歌
第二课时(45
分钟)
一,导入(2分钟)
三十年代末的,一位著名诗人见到艾青,动情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是什么样的人物可以成为中国的代表?这节课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请同学们再读一下课文,为主人公—大堰河建一个档案。
二、知人论世 (8分钟)PPT
大堰河,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当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三,分析人物,把握艺术手法(30分钟)
1、互相合作,为人物建档案
:大堰河
籍贯:省县大叶荷村
.
.
性别:女
年龄:四十多岁离世
家庭成员:五个儿子,一个养子,丈夫 爱好:洗衣做饭?照顾孩子?
属相:牛?——忍辱负重、默默奉献、脚踏实地
猪?——任人宰割、不知反抗 兔?羊?——温顺善良 血型:O?——奉献型,万能献血者
其他型——学生可能从大堰河性格方面考虑 身高、体重——体重可能因大堰河生活状况而偏轻。
健康状况——估计学生会写出“营养不良、椎间盘突出”等,能自圆其说即可。
生前:生活勤俭,家境贫苦,家务繁重 死后:死后凄苦,殡葬之薄,悲惨写照
人生信条——学生的答案会是丰富多采的。教师适时说出自己的认识:套用鲁迅先生的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来深化大堰河的形象。 主要性格:有待讨论
2、具体讨论人物性格
1.引导学生讨论抒情主人公形象。
提问:《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抒情主人公有哪些特点? 在讨论的基础上,对诗中抒情主人公的特点作如下归纳:
.
.
(1)对劳动人民非常热爱,对抚育他成长的大堰河充满怀念和感激之情; (2)他憎恨自己出身的那个阶级,憎恨黑暗的旧社会,是地主阶级的“叛徒”; (3)感情真挚、热烈,襟怀坦白,爱憎分明。
艾青曾多次说过:“诗人必须说真话。“他还说:“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别人的心。”这首诗正是依靠真情实感方才打动千百万读者的心。
3、诗人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样一个人物?
1、学习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诗人感情的节奏和旋律总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本诗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相当充分、有力。
提问:本诗哪些地方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手法?举出例子后,请谈谈它们所起的作用。
回答:如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句,第7节中六个排比句,都使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明快,气势酣畅,有力地传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爱。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诗人对她特有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反复写道:“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有力地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1节,都采用开头和结尾诗句反复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2.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为了表现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写法。可以先让学生寻找这类句子,体会它们所起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和点拨,着重体会第4、6节的对比。这两节,把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描写,虽然没有发什么议论,但
.
相关推荐: